看了这个视频大种草《小狗钱钱》,是一个普通女生从零学习金钱理念然后提高生活质量的分享。其实很多道理都听过,但是她讲得非常真诚掏心窝子,就更让人也想要尝试~
【践行《小狗钱钱》北漂半年还清卡债,3年存款50万真实经历超长走心分享。】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LsYeuE7p/
我学到的:
- 在收入较低的时候与其想着如何投资,应该想着提高收入,才是更有效率的
- 如果有负债,不要用所有收入都去还钱,会高估自己收入的稳定性/低估开销,一旦又开始用信用卡增加债务,能量就会越来越低;反过来说,即使没有收入,也应该尽力开始一点点还钱(举的例子是卖房)这样才会是积极在做事的能量
- 找比自己收入高5-10倍的人做老师,进步最快
- 把自己的钱当作自己的小孩一样,有人问你借钱就是拐走你小孩去不知名的地方回来就会变成天才,那你会同意吗?拐走了你是不是要想法设法要回来?花钱去投资就在心里说,钱宝宝你出去好好地玩呀,然后带更多钱宝宝回来
- 用“消费,投资,浪费”去分类开销
- 真心实意地花钱会带来好运
- 想到的事情72小时之内去做,不然之后做的概率很低
- 不用做到所有的建议,选两三个去实践(在72小时内开始)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原本只有法老在死后可以成为神奥赛里斯,享受永恒的生命。然而,随着宗教的逐步“民主化”,这一特权扩展到所有人。任何埃及人,只要经过正确的宗教仪式和葬礼程序,都能在死后成为奥赛里斯的化身,进入冥界并享受永生。
在新王国后期,随着中央权力的衰落,法老的绝对统治被削弱,人民的信仰逐渐回归到更加原始的宗教形式,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这一时期,个人对冥界的关注和来生的信仰加强,奥赛里斯的崇拜在平民中广泛传播。
公元前 700 年开始,埃及进入晚期,动物崇拜开始大为流行。动物象征着生命力和神圣的力量,因此被视为神灵的化身。各种动物,尤其是猫、鳄鱼、牛和鹰等,被认为与神灵有直接联系。随着希腊和罗马统治的到来,动物崇拜在埃及变得更加普遍,埃及人开始制作大量的动物木乃伊,作为对神灵的供奉或灵魂的载体。
现在人对“谣”这个字眼本身过分敏感了吧,这个字的贬义色彩很重,但感觉没必要视谣如虎。看我爱我家和平失忆那集,感觉“造谣”应该是一种文革遗毒,文革时被用作打击迫害威慑普通人的工具,乱扣的罪名,人也就渐渐谈之色变、畏之如虎狼了。但谣本义只是歌谣,尤其是民间流传的歌谣,引申而有流言的意思。古代有采诗之官,采集民间歌谣,供王者观风俗、知得失,了解民间舆论。所以谣从一开始就不要求一定非得有真凭实据、人证物证,而只需要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谣出现,体现的是一种人心的向背。很多谣言为什么流布迅速,不用看实物证据,一眼就为众人采信。因为有整个社会的风气为之佐证,与其说是污名后的“造谣”“编造”“伪造”,不如说是提取自现实生活浓缩加工的艺术精华,所以又回归谣的本来含义了,歌谣不也是这种产物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需要考证诗里吟咏的人姓甚名谁、籍贯乡里、生活在哪一朝、打的是哪一场仗吗。就算谣言所述的事,昨天没发生,今天没发生,但难保明天不会发生。谣言里的事虽然安在一个人身上,现实里未必找得到这样集于一身的人,但一人得其一端两端,又能找到很多个人。所以容易取信。这种谣言并没有错,轻易采信的人也没有错,也不需要恐惧,只有执政者才会恐惧谣言,恐惧人心变动,只有这种人才有动机去污毁谣言,让造谣成为一种罪状,让全社会人承担他们这个小群体的恐惧。
至于针对个人编造虚假不实信息,那叫毁谤、污蔑、醜诋。还是要辨析词义的。叫污毁也行。
@survivorchenpi 造谣转发超过五百次算犯罪,是个很古早的立法衍生的网络梗。我14年就不玩微博了,但我都记得以前有有段时间人很喜欢玩这个梗,转发的时候加上“送原po进去”“早日500次”之类半真半假的玩笑。政府彻底失去公信力是在温州动车事件前后。08年以后,地震学校豆腐渣工程、捐款去向不明之类的事情,越积越多,而且那时候互联网还是法外之地,iPhone4流行的时代,微博也删帖,但是苹果手机独有的截屏功能,就能对付删帖。那时候好高端的,官方恨死了,但束手无策,截图转得到处都是。所以政府的公信力一直在坍塌,直到7.23温州动车脱轨,官方的新闻发言人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成为一时名言。
公信力坍塌之后,政府开始借谣言罪箝民众之口,不过这个在我爱我家或文革时期早有预演,只不过开始应用到网络舆论镇压上。疫祸三年只是发挥至极。我想说的就是造谣跟诽谤或欺诈等等都不是一回事,官方操纵舆论不能叫造谣,可以视其具体所为而名之以愚民、惑民、诈民、蔽民等等,造谣的主体不是执政者,执政者是谣言的观察者。
@lucida 我是觉得整个社会都应该宽容真正意义上的谣言,造谣、信谣、传谣都不再是罪,这是很自然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就像野草,一片土地上总会有野草的,既除不尽,也没必要除,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谣言不再是贬义词,变成一个中性无偏倚的词,才没有人或团体能用这个当敲扑去打击某个人,逼人闭嘴。
话说,“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这句话,按文字特点和性质,也算一种谣言,语言凝练、利用了谐音有点巧思、含意精辟警策、朗朗上口容易传播且广为人采信,这就是一种谣。
在这个认知战已经图穷匕见的时代,一个很重要的觉悟就是不要抱有幻想:你要么是这边的,要么是那边的,不存在中立阵营。比如,当你在简中被说成是“1450”或者“16亿”的时候,你真能撇得清吗?微博上说以色列是“非法国家”,你帮忙澄清不是这样,你是不是美国“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意影响基金授权法案”的一部分?你敢说完全不是?你知不知道台湾的所谓“1450网军”,本职工作就是“讯息实时澄清”?你不是在搞“讯息实时澄清”是在做什么?既然做了这样的事情,你敢说你不是境外势力的帮凶?……看到这里,你应该已经发现问题出在哪儿了:即使你不承认这是一场认知战,对方也会把你的事实核查定义为(针对其恶意污蔑的)认知战。而且你还别觉得不服,事实上他们是对的,因为你真的是在打击他们。所以,倒不如坦然承认这就是一场认知战,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的宣传机器是一方,尊重客观事实/新闻伦理/普世价值的人是另一方。前者进攻,后者防守;前者背靠国家权力,后者依靠事实和理性;前者花样百出洞察人性弱点,后者只讲事实核查任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伽利略是教皇砧板上的鱼肉,但是教皇赢不了伽利略背后的事实。
FORTUNETELLING
想来这次去青海的确是一件非常冲动的事情 也有可能一个人去旅行没有那么简单 我经常擅长于把一件事情搞砸 譬如说我每次感觉良好的事情现实都会给我迎头痛击,但是其实这样子的事情属于少数而且完全可以理解 很多时候我自己就是对事情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导致自己的出行计划变得非常失败。这次的塔罗占卜其实没有太多出乎我的意料,但是这并不是说提醒不好,毕竟每个人都会知道会有酒驾,但也不一定会觉得自己今天出门被酒驾司机撞。
总结一下占卜的内容大概就是做好计划被打乱的准备,自己多做一点计划,然后这次出门不要过度社交这个样子。当然钱财方面需要注意,不要过度露财这样。过度社交可能引来麻烦,或者他人的一些事情可能会导致自己的心情变差。总之就是少介入因果多做计划,保持开放心态对于旅途中的事物审慎观察这样。还有就是注意安全,西北的确有点乱,还是尽量晚上别出门,别太晚回家算了,最近没少看西藏cult文,看完脑子嗡嗡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fatelab 塔罗
我觉得但凡喜欢过一个跨时间很长的系列的观众肯定明白我在讲什么,这不是因为我是什么遗老婆罗门……像特摄和钢弹这类跨几代的作品,它最开始一定展示了当年的时代精神,然后随着时间发展会有续作对这个原始的时代精神产生挑战。比如正义是什么,相互理解是什么,人到底需不需要践行自己的价值观,接着续作会给出自己的答案(也有可能是延续问题)。但是近十年来的这些时代精神消失了,变成了“我们根本不需要问题本身”的虚无,善与恶的边界不是变得模糊,而是不再被需要。你已经不需要再去询问,而是只要每周在剧集里拿出一个能被剪成一分钟短视频的tik tok爆点就够了。这些近作的时代精神就是没有精神,没有人知道这群人在干什么。要去质疑最开始的价值观非常容易,但是问题是在解构之后的废墟上你要创造什么,否定式是最简单的回答,而新时代的创作者根本就不敢去拥护什么东西
这个思路就很,聊斋里一个故事。大意是一男的读了自己的朋友蒲松龄写的聊斋非常喜欢里面的狐狸精,于是白天想夜里想,什么时候才能遇见一个这样的狐狸呢。结果真让这大哥碰见了,俩人感情很好,但狐狸知道大哥其实只爱纸片狐,自己只是代餐。有天狐狸考天庭公务员上岸,要去当仙女了,临走前来和男的道别。男的很伤心,狐狸对他说,你如果爱我呢就麻烦你去找蒲先生,让他把我的故事也写下来。这样千百年后,也会有人像你喜欢那个纸片狐那样爱慕我。
同人女的爱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东西啊!
你好,无意辩经和跟戾气太大的人说话,不同意我的牢骚您可以block,多谢你的不打扰。
超级讨厌没有边界感和爱装b的人
”其实他没有变得那么老(只有后脚跟是真正老了),也没有变得那么小。实际情况是:他好像是被魇住了,必须显得老和显得小。身为成年人,却没有负成年人的责任,就只好往老少两端逃遁。
"I‘m open to take another path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