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对“谣”这个字眼本身过分敏感了吧,这个字的贬义色彩很重,但感觉没必要视谣如虎。看我爱我家和平失忆那集,感觉“造谣”应该是一种文革遗毒,文革时被用作打击迫害威慑普通人的工具,乱扣的罪名,人也就渐渐谈之色变、畏之如虎狼了。但谣本义只是歌谣,尤其是民间流传的歌谣,引申而有流言的意思。古代有采诗之官,采集民间歌谣,供王者观风俗、知得失,了解民间舆论。所以谣从一开始就不要求一定非得有真凭实据、人证物证,而只需要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谣出现,体现的是一种人心的向背。很多谣言为什么流布迅速,不用看实物证据,一眼就为众人采信。因为有整个社会的风气为之佐证,与其说是污名后的“造谣”“编造”“伪造”,不如说是提取自现实生活浓缩加工的艺术精华,所以又回归谣的本来含义了,歌谣不也是这种产物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需要考证诗里吟咏的人姓甚名谁、籍贯乡里、生活在哪一朝、打的是哪一场仗吗。就算谣言所述的事,昨天没发生,今天没发生,但难保明天不会发生。谣言里的事虽然安在一个人身上,现实里未必找得到这样集于一身的人,但一人得其一端两端,又能找到很多个人。所以容易取信。这种谣言并没有错,轻易采信的人也没有错,也不需要恐惧,只有执政者才会恐惧谣言,恐惧人心变动,只有这种人才有动机去污毁谣言,让造谣成为一种罪状,让全社会人承担他们这个小群体的恐惧。
至于针对个人编造虚假不实信息,那叫毁谤、污蔑、醜诋。还是要辨析词义的。叫污毁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