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好几个理工男非常明确和急切地表达自己的择偶意愿和期待。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对这些男性来说,女朋友就像学历、绩点、项目一样,是一种必须获得的东西。至于扮演这个“女朋友”角色的是哪个具体的女性,并不重要。只要能满足差不多门当户对、性格比较好、长相比较好这种模糊的标准,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女生都是可以互相替换的。他们会做好男朋友“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慷慨结账、陪女友出去玩、在朋友圈秀恩爱。但即使在这个男性是真诚地对待这段关系的情况下,我也不觉得这是女生们幻想的爱情。男性按照一个社会样板行动,就好像按照指南手册养花养热带鱼,只要一步步做好,热带鱼就能长久地在自家的房间里游来游去,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这里没有人和人之间那种情感的流动。真诚的老实人们在四处寻找自己的伴侣,看见符合条件的就会主动出击,吃饭、聊天、送到宿舍楼下,企图付出这些代价换来一条美丽的热带鱼。不少女生还在做白马王子的梦,包括过去的我自己。但童话里的王子眼中的公主大概也只是一条热带鱼吧。
严歌苓描述了她所经历过的中共审查。
“传达所谓上级指示的人……首先上级是没有面孔,没有名字的,没有形状的。传达的这个人就是打个电话。他们甚至连文件,连黑字白纸都不愿意让你拿到手里。就是一个电话,也不告诉你他姓张姓李,就说你马上把严歌苓的这个名字拿掉。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上次《芳华》被封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告诉了制片人。制片人又通知了冯小刚。我们当时正在做路演。突然在广州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说:没戏了。你们赶快停。”
就像普通人坐在“政务窗口”前被冷冷拒绝,就像普通人获知自己的微博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封停,就像这里无数典型的事情一样,
之前我还以为自诩左右逢源、长铐善舞的张艺谋会不一样。好歹是奥运会开幕式御用的导演,见不到伯爵或克拉姆,应该总能同艾朗格打个照面。
结果披着黄马褂的老谋子,最后能见到的也不过是某团黑色的空气,一样要对着不立文字的口谕三拜九叩。
然后转身对一个海外的创作者露出獠牙,涎水淌得满地。
这么多小区烂尾,但购房者买房的时候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放贷的时候是把全额购房款都打到了开发商的账户上。这么多钱哪去了呢?刚好家人是地产行业的从业者,听Ta解释了一下。房企收到的购房款,首先有很大一部分付给政府做“土地出让金”。也就是说,房价这么贵,首先是因为政府卖地卖太贵。然后,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无数个章要盖、无数政府部门的关系要疏通:质监站、城建、消防……每次疏通关系都是一笔钱。
家人工作过的一个楼盘,在某内陆省会。每次接待质监站的工作人员,按照对方职级,至少要给500-1000的红包。Ta算过一笔账:该市质监站的三个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至少巡查3-4个楼盘。一年下来就算不加班,红包收入也接近人均一百万。这些钱从房企手里流向政府工作人员的手里,最终要靠购房者承担。
资本家固然可恨。但中国的资本家头顶上还有共产党这个大爹。公务员背靠共产党、盘剥资本家,资本家盘剥购房者。而黎民的血汗就这样喂饱了无数硕鼠。
学习要有目的。以读书为例。你读了几页书,脑子里必须很清楚地知道你从这几页里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东西可以是:
1. 知识性的。以前不知道这个信息,现在知道了。我多了一块关于某个问题版图的拼图。包括知识性的观点(只了解有哪些观点 VP-K→ 本质-作用。作为B的A。)。【知识版图】
2. 思想性的。知道了对于某个问题有这样的看法。只用
关注对我有启发的观点,其他直接忽略。包括思想性的知识(知识可以为某种观点做例证K-VP)。【观点市场】
3. 论证性的。分析作者对一个观点的完整论证过程。【论证套装】
4. 思维方式。学习了某种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思考很多问题。【思维公式】
5. 框架逻辑。需要阅读完整的文章和书籍做分析。所以碎片化的阅读不用关注这个。【框架逻辑】
6. 语言表述。需要记忆并使用。【表达银行】
7. 零碎闪光。其他零碎的收获。【灵光碎片】
在学习之前也要明确你的文本特征和学习目标。比如我读《论自由》是为了什么呢?15最重要,这是读原著的最大目的。6最不重要,因为Mill的表述或许古早,那就不用特别关注语言表达。提前对文本做一下类似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读书。
« 一年以后面对行刑队,河南人民回想起那个暴雨和洪涝过后,全民追捕BBC记者暴打境外势力的下午。 https://t.co/Oy3QjXe2IX »
— Retweet https://twitter.com/Squall_db/status/1546162597904261123
遭遇信访时我只知道百日无孩,并没有意识到在实施屠杀的同时,原来还有一部分活下来的婴儿要被国家贩卖出口,但是怎么可能没有呢怎么可能没有呢就是这样啊就是只会更黑暗更没有任何光明不仅要吃还要两头都吃只要能吃永远都不会停止吃啊,我恨啊我恨呐人为什么要被生下来吃啊,计划生育的年代,医院存储得满坑满谷的月龄婴儿标本,从没有五官的前几个月的,到整个器官发育完善的七八月龄甚至足月的,太多了,尤其足月的更多,多到摆满整面墙都放不下,每个罐子里塞满了,连液体都很少,那甚至只是一个小破城区的小破医院附带的所谓职工医学院,物尽其用的残忍都可以坦荡荡地静置数十年,是我亲眼见过最该被粉碎的东西!永远记得老师们晦涩的表情,以及我们无知的学生们在圆柱玻璃罐上被扭曲的一罐罐的倒影。即使如此还是感到崩溃唉我操啊,人不应该承受这些罪或者说承受但反抗无门时人都不用再继续做人下去。杀了,杀了!
……对父母来说可能孩子被卖了比被杀了好。对领导来说孩子消失了最好,可能在瓶子里供人展览更好。以前看到婴儿被母亲冒险用催产针诞下以躲避次日的流产手术,现在已不觉得这种诞生有什么得以喘息的,此地不值得任何乐观。他妈的都是人啊怎么就能这样啊!
看到倪匡从文革中逃难的过程,让我难过的是,每当我看一个中国人身上有什么闪光点和才能,都会感到悲哀,我看到遍地死掉的可能性。比如说初高中被夸文笔好有灵性的同学,如果在自由的环境中可能成为小说家,甚至有机会得文学奖,可他们最后选择入党考公用那支笔去创作歌颂共产党的红色作品,写翻来覆去的口水话申论,我见过许多有才华的中国人加入“内卷”,按照统一不合理的标准像锯木厂的流水线,把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曲线和美感的自己变成无数备用标准尺寸的牙签木燃料中的一支,独特的才华在这片土地折损磨光。汤唯,在国内被雪藏演不了好电影好剧本被像雷佳音那样的中年男星羞辱,出国后自由发展拿了奖成了更加著名的影后。我知道并非所有人离开中国都能成为汤唯倪匡,但囿于这片土地的人们早已失去了这些可能性,很可惜。
20210914
今天读了很多东西,其中两篇文章都是关于转行找到属于自己道路和事业的故事。
一个是清华金融系毕业的创作歌手陈婧霏,一个是从人力资源专业转学天体物理的科学家东大副教授刘佳。突然很刻奇地想要流泪,感慨她们燃烧出自己的光辉。
她们都隐隐觉得自己当时在走的路不对,但是为什么不对呢?没人告诉她们。因为每个人就这么按部就班继续往下走,直到退休。还有人,强烈地知道自己走的路是自己不想要的,但是又质问自己,怀疑自己的怀疑。如陈婧霏说的“那是我人生中非常迷茫和恐惧的一天。” 后来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像一个世外桃源”,“我找到了自己的赛道,自己的语言”。
刘佳去旁听了一节物理系的课,觉得自己的世界地震了。然后开始自学量子物理,去研究宇宙物理学。最后申请到了哥大天体物理系博士项目。
她们让我觉得人的潜能无限。有多少人可以那么幸运,从人生一开始就有很多不同经历的浸淫和机会,然后不费吹灰之力找到自己的道路。
陈婧霏很聪明,知道如何考试。后来她用自己对于考试规律的拆解,研究别人怎么写词,怎么剪辑MV,怎么分解和弦。听她的歌,觉得复古文艺气息很重,慵懒又迷人。MV的女主角韩宁也是跨界找到自己道路的人,从医学生到演员舞者。
而刘佳从一个文科生,一个父母老师说女生学文科才好的文科生,开始学理科里面最聪明的一拨人才能学明白的天体物理学。她自己肯量子力学,去恶补数学。团结其他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女生一起客服心理的难关。
她们让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一段话,“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象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台,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象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