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有目的。以读书为例。你读了几页书,脑子里必须很清楚地知道你从这几页里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东西可以是:
1. 知识性的。以前不知道这个信息,现在知道了。我多了一块关于某个问题版图的拼图。包括知识性的观点(只了解有哪些观点 VP-K→ 本质-作用。作为B的A。)。【知识版图】
2. 思想性的。知道了对于某个问题有这样的看法。只用
关注对我有启发的观点,其他直接忽略。包括思想性的知识(知识可以为某种观点做例证K-VP)。【观点市场】
3. 论证性的。分析作者对一个观点的完整论证过程。【论证套装】
4. 思维方式。学习了某种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思考很多问题。【思维公式】
5. 框架逻辑。需要阅读完整的文章和书籍做分析。所以碎片化的阅读不用关注这个。【框架逻辑】
6. 语言表述。需要记忆并使用。【表达银行】
7. 零碎闪光。其他零碎的收获。【灵光碎片】
在学习之前也要明确你的文本特征和学习目标。比如我读《论自由》是为了什么呢?15最重要,这是读原著的最大目的。6最不重要,因为Mill的表述或许古早,那就不用特别关注语言表达。提前对文本做一下类似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