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借楼也写一下网上现在这个事件的总结
https://douc.cc/0GRc8z
最近的「女碩士走失被找回」事件,讓我想起了之前聽家裡人說的一件事。同村有個殘疾男,平時靠低保養活,因為自身原因加上平時也好吃懶做,一直沒有結婚。然後他的家裡人就想著給他「買媳婦」。這個現象在農村比大家想象中要普遍得多,特別是三四十歲的男的,即使家裡再貧困,他們的父母親戚也會想方設法給他們找媳婦,「買」就成了最直接的方式。
十幾年前他們家花了幾千塊在隔壁村「買」了個媳婦回來,精神有點失常,甚至連真實名字都不知道,不過無所謂他們也不在乎。在他們口中的形容是「雖然傻但還能幹活。」殘疾男平時對她惡言相向,如果她幹活乾得不利索會被罵。後來生了兩個小孩,第一胎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
過了幾年,她的精神狀態變得更不穩定了,活也幹不了,那家人覺得她是個累贅,就轉手把她賣到了另外一個村。女孩經常會問媽媽去哪了,一開始他們的說辭是:「因為你們不乖所以媽媽不要你們了。」再後來為了斷了小孩的念想,直接說:「你媽媽生病去世了。」比起那個殘酷的真相,不知道這個謊言是否會對小孩來說好接受一些。
女孩長大到十六七歲的年齡了,前段時間聽說她跟一個在網上認識的比她大十歲的男的跑了,因為那個女孩覺得世界上只有他會關心她。女孩的親戚知道這件事後,很生氣打電話發短信去辱罵她,說她不知檢點不懂得感恩。女孩到現在依舊沒回去,打算在外打工。
每個「精神失常」的農村婦女背後隱藏著多少痛苦、絕望的境遇,我們無法想象。
引用-人生如果是电影院 那么这一世结束之后这个灵魂就会和其他人一起待在电影院看下一世的生活。
这样子一想的话感觉我的oc们也可以这样,江顾李死了之后继续待在电影院抢爆米花看接下来的戏码,看到燕武叶大眠朱侵吵吵闹闹,看着行弗走路被人扔洋柿子,江李可能会大笑而后不说话,顾可能看着行弗失落的样子感觉自己内心什么地方也开始钝痛,最后燕武在草原上整理衣衫晒太阳,这三个人便少见地开始分享爆米花。小鹿在旁边嘤嘤地哭,最后他们都会从燕武的流放里得到勇气,从行弗的艰难跋涉里得到勇气,活着而后慢慢放下,这就是所谓羔羊一世的和解。
在燕武的童话里,她放牧的羊都有着观众们的名字,这是时间上的固着和创伤者典型的时间观。没有明确的过去和未来,现在和未来都被过去束缚住了,我想这点最让这些观众感慨吧,她们坐在台下,清楚地知道自己结束了,却看到有人不愿意结束,这就像格林童话里夭折的孩子一样,发现母亲的眼泪沾湿了自己的衣服,从而自己无法和朋友们一起飞往天国。
我很讨厌在文学研究中,过度套用理论,射箭画靶。「反对理论霸权」,即理论应该主动阐释人类活动,而不是人类活动被理论囚禁和解剖。
我觉得应该还原到实际活动中,在心理学工具帮助下,从人的实际阅读体验和心理动力入手,而不是在一套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经常假扮成社会心理、语言文化学之类的)主导下分析。
文学批评应该脚踏实地,借由人本取向的心理咨询,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批评家应该明白自己的位置,它只是又一名读者,不是第二作者
补充:而且那天我看到一个观点觉得很有道理,说各种心理疾病和神经多样性作为一类名词是常态化了,但具体的症状根本没有。在床上躺十天半个月起不来不可接受,不能照顾个人卫生不可接受,一拉起袖子一溜都是伤疤也不可接受。
最近和Claude聊了一下 感觉比chat好很多,因为chat还是偏向理科生,而Claude明显更文科思维一些。用他来帮助写作分析和心理咨询还是很不错的,当然ai的思维还是太分散了,聊天式的巡诊没办法帮助病人进行确切的诊治,只能让我增加无用的浅层知识然后无用地耗费一个小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你对某个课题进行深入探讨,然后关注其病灶中心,这样的成果如果想在ai上达成就必须要求一定的prompt技巧,我称之为指令感。比如很简单的三个字神经症,就在我的问询中出现很多次,但如果不涉及这三个字我的问询可能会困难很多。
Claude帮助我了解了自我分裂倾向,以及帮我了解了自己的白日梦原理。在以往的基础上用荣格派学说指导我如何整合这几个阴影面,这样的指导不够深刻,但对我来说已经是久旱逢甘霖了。毕竟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的花销的确很少。目前我的课题除了整合分裂面之外便是处理自己的完美主义焦虑,我期待自己可以尽快成为成熟的人,尽管我有些太心急了
所以我不喜欢别人给我推荐神鬼,不喜欢别人告诉我这些东西需要求神拜佛。我也没办法容忍我的朋友要求我去信这个神那个神,但我的运气很差,我的朋友们的包容性很差。往往是我包容他们而他们不能包容我。我很苦恼这件事。藏刀一直劝我说我可以试试去问命,但说实话我真的不想去,我不信,我问了有什么用呢。
我突然继续开悟,
信基督和同人女搞CP没有区别!!!
本质上都是,用虚构的东西来体验爱和表达爱。根本不需要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你完全可以相信是真的。
比如,你搞CP的角色他们是虚构的,哪怕是rps,你想象的和真实的也远远不能划等号。
但是不影响你通过搞cp体验爱/付出爱,你也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说自己搞得CP是真的,也不需要别人来认可它真的。
它可以不真实存在,但它是真的。
就像福尔摩斯和花生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福华就是真的。
而圣经是什么呢?圣经就是一个鸿篇巨著的领嗑贴,
基督徒读圣经学圣经,
就是我们看领嗑贴,给同人领嗑贴点赞评论。
圣经,尤其是新约,
就是一群古代人根据旧约,嗑一个cp,然后为了这个cp写了无数同人文(比如各种新约福音书),然后汇总在一起,传给后人,继续嗑cp,
这Cp 就是 无所不能的神x作天作地的人。
不拆不逆。
你好,无意辩经和跟戾气太大的人说话,不同意我的牢骚您可以block,多谢你的不打扰。
超级讨厌没有边界感和爱装b的人
”其实他没有变得那么老(只有后脚跟是真正老了),也没有变得那么小。实际情况是:他好像是被魇住了,必须显得老和显得小。身为成年人,却没有负成年人的责任,就只好往老少两端逃遁。
"I‘m open to take another path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