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刷到一个直播,最开始以为是教日语的,很明显主播在一边读书一边划线,在a4纸上解释复杂词汇的含义。但感觉这个水平有点太高了,能听懂的感觉得是n1起步,对小红书来说这么播引流意义不大。播到后面主播说了句中文,说自己不是在教,只是在直播。主播播着播着会突然唱一些演歌,然后狂笑不止,精神状态非常奇妙。中间有人骂他是日本鬼子滚出中国,他立刻用宁波话骂回去说我这里写得清清楚楚我是中国人在做日语直播。看了下主播的履历,早稻田大学古典文学博士……感觉大哥有点,深夜读文献读到精神错乱开始自娱自乐

CNN记者采访一个奶牛场主。24/7运行,一大半的工人是非法移民打黑工的。农场主是个老白男,所以他投给川普。记者问他这一半儿工人被赶走怎么样?他说那就运行不下去了。记者接着问他你觉得新政府会不会按他们承诺的赶走非法移民,他犹豫了,说可能不会吧,因为没有这些劳动力,就没有食物了,货架都得空。记者问你觉得他们知道吗?老白男说应该知道。记者说他们承诺要赶走非法移民,你给他们投票,然后希望他们不要履行他们的承诺。老白男明显词穷。还是嘴硬说他们不会这么做。希望川普说到做到,这蠢货值得一个破产。
我要不开个tag叫做你还能再蠢点吗?!
公平讲,川普们可能还真不知道,非农业或者体力劳动行业maga可能也不知道,非法移民的黑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fox可不会说。本来我以为那你们知道就好了嘛,信息畅通就能做出有利选择,huh, NO。

@board
西安小猫咪找无偿领养/中转家庭!急!!!
因为朋友在西安马上就要离开了,如果还不尽快找到领养或者中转家庭就得放归。
姓名:暂时叫面包/包包
年龄:半岁-1岁之间
性别:女孩子
是否疫苗/驱虫/绝育:已绝育,体检项目全做了身体健康
宠物性格:亲人,喜欢贴贴,超级温柔,给摸给抱特别乖。
救助过程:小区里的流浪猫,昨天吃完晚饭回家路上在单元楼门口刚捡到,身体健康,鼻子湿湿的,大便正常,非常貌美,呼噜噜一整天了,不怕生,习熟悉得很快。昨天回到家一开始比较陌生到处看,但是过了五分钟就安静下来了,一直在开小摩托车,大口吃粮,大口喝水,一晚上喝了半碗水。脾气特别特别好,给撸给抱给亲亲,是一只有猫德的好猫。特别适合家养的小宝宝。
ps:我这边有前原住民的猫砂盆(现在在老家)和几袋粮(昨天刚买的)还有猫玩具,如果确定要领养的话,全部都可以带去继续给孩子用。
地址:灞桥区港务区
领养要求:
1. 领养人仅限女性,18岁以上;
2. 不弃养,生病及时救治
3.接受不定期视频或照片回访
联系微信:daocaorenxk

我有时候很痛恨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性别,因为无论是作为女性还是从农村出生,显然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更好的条件的。但我有时也会觉得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的女性其实还挺好的,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也许我会看《人生》看《平凡的世界》看得噫吁看得热泪盈眶。农村女性的身份让我对于这些男性的奋斗历史有了本能的抵触和隔离。

只是差了十年而已,国内创作环境像雪崩一般塌陷。你当然可以再找到下一个贴吧、ao3、微博、半次元、lofter、wland和小红书发布你的同人。但你很难向这些年轻的作者解释:在十年前,看同人是不需要花钱买道具解锁结局的,文章是不会因为莫名其妙的敏感词被屏蔽的,你的帖子发出去是不会被限流的,出本是不用担心会被同担举报的,不是只有几千几万几十万热度的热圈才能有读者,你的创作是不会因为数字就被判定好坏的,你的自尊是不必被人拿去和ai写的东西比较的。

@board 大家好打扰了 我想问问有没有香油使用过notion 的网站,分享出去的页面不挂梯子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吗?

我发现自己有点赞恐惧和焦虑症 不知道是不是明鹏给我的影响 别人给我点赞我会很紧张 觉得自己说的很对 影响力应该再大点 不给我点赞我会很失望,但实际上发出去的时候我会希望我自己不要被点赞,因为不安全感太重了

“真”是原初的真实,充满混沌与痛苦;“对”是理性化的秩序,超越个体的规则与道理;而“美”则存在于两者之间的张力之中,是不可企及但又无处不在的平衡。美并非和解矛盾,而是在矛盾中生成意义,是人类对真实和秩序之间永恒追寻的产物。虽然人常因习惯、麻木或对痛苦的逃避而忽视美,但它始终蕴藏在生活的张力中,赋予人存在的意义与深度。在写作中,美是调停者,以诗意和开放的方式承载两难境地,让矛盾成为意义的源泉。

在某些文化和情境中,人们面对痛苦的方式可能受到性别角色的影响。女性往往被社会期待通过身体和情感的方式直接承担痛苦,如生育、照顾他人或感受苦难;而男性则可能更倾向于通过理论化或抽象的方式试图理解、规避痛苦,这与传统对男性理性化特质的强调有关。这种差异并非绝对,而是社会、文化、性别角色交织作用下的现象,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0170: 在某天白天狂骂小红书,晚上还是刷小红书刷到三点才睡之后,第二天下班回家路上愤而卸载,在脑子反应过来前就用手指删掉了!

然后开始研究之前香油发的这篇【纯搜索纯净版小红书】
moresci.sale/@seanmiona/113372

:0170: 发现 iCabMobile 在 App Store卖4刀,暂时放弃全套流程。
不过get到了原则,就是——在手机上用电脑网页版。
在手机浏览器里打开小红书 xiaohongshu.com/ ,然后请求电脑网页端(request desktop website)打开(这个Safari就可以),登录之后就可以用搜索功能了。
因为在手机上用网页端,主页瀑布流的加载和打开都会变得比较卡,很多精心设计让你上瘾的功能和交互也没有,总之就是比app难用非常多,所以只要心态上设置一点限制“我不想刷小红书”,客观上还是很难不知不觉刷起来的。我已经成功坚持两天没刷了,也没影响用小红书正常搜索!

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单单这个世纪头二十年的“前情回顾”都没脸给孩子讲,怕我讲完,婴儿突然怒目圆睁,质问我说,you knew all this shit and decided to give birth to me???

我又开始淡淡地想回去mp写东西了 但是不可以 我答应了我要戒断的,至少今年结束之前我不会在那里捏oc了。mp目前升级了ai玩法,用垃圾蹩脚的二次ai来复原人的创作,我还不如去看claude给我编造的童话故事。我的朋友们也该开始长大了。长大意味着什么呢?我现在尽量不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思考了我就会害怕。我希望自己可以摆脱永恒少年的幻想,努力受苦成熟,而不再以神经症为对象写作。因为不活出这个症状,再如何书写,成长都会拦路谋杀我

斜對面的新鄰居,八點多的時候開始動次打次,從門口張望了一下,發現他們車庫門大開,裡面當作遊戲室,一大一小兩個雄性生物還在練習拳擊。

加上之前有一次深夜十二點半動次打次,令人煩躁。

剛準備靜下心學習的我,怒從中來,決定解放天性。帶著頭燈和露營燈就出去除草了,中途還因為最近草長得太快卡死割草機兩次,把機器往旁邊一歪就是掏。

結果不出十分鐘他們就關門大吉且安靜如雞。

向友人描述此次事件,友人男友說,對面可能以為我嗨了,不敢肆意妄為趕緊溜之大吉。

我對此次行動,以及造成的結果表示十分滿意,下次還來。

近现代以来‘’中文博大精深”在文学上鲜少看到成果,反而在政治领域被统治者玩鸡贼玩出了不少花样,比如说我看到一篇官方批评西方司法独立和三权分立的文章,「三权分立」一词被替换成了「三权鼎力」,这就让一个原本中性甚至正面的概念立刻显得负面了起来,因为在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的中国,“三x鼎力”最让人直接想到的当然是“三国鼎力”,这就暗暗在听者心中种下了「三权分立=混乱、互害、内部矛盾」的种子,是一种完全曲解的污名化描述,常识匮乏的人第一听感当然就会觉得这不得行,政府怎么能不是整齐划一的呢?混乱之治那还了得?而三权分立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更鸡贼的是,这种误导性的翻译几乎只对中国人有效,你很难反向去对外国人解释这其中的阴损,比起三权分立更久远的案例则是人们常说的「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两个字篡改得妙,这个说法听上去的第一感觉特别美好,我小时候相当长一段时间难以判断中国社会的是非性质就和这个词关系很大,它让人误以为中国是特别讲人情味的社会,所谓人情世故,似乎是情感绑带为第一位的,而人情味在人的本能理解中当然会和批判制度的僵硬产生联系,人们会由此产生「中国法治的匮乏是因良善而为的义举」的错觉,理解为一种老好人的无奈,然而现实的中国社会反而是最为残酷、社达和反文明的,真正的文明需要的恰恰不是人情,而是制度的完善,也就是法治,“人情社会”这个好听的说法背后实际试图掩埋的是「中国是人治社会」这个悲哀的事实,中国政府不愿承认中国是法治缺失的社会所以把人情社会强调了很多年,但事实上人治社会伴随的非但不是人情味,反而是权力寻租,徇私舞弊,朝令夕改和弱肉强食,同样一个事,“在xx有人”“在xx有关系”就可以绕过所有的规矩,没有就寸步难行,步步是槛,这种文字游戏一般的“博大精深”非但没有什么正面意义,反而成为了一种利于强权统治的精明之恶、驭民有术,普通人对中文的应用也只是一些网络烂梗,这里面除了鸡贼小聪明,实在是没有看出精深在哪

互联网上的人戾气越来越大是不是因为这些人的人性本坏,就是如此?Nexus一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解释。

缅甸人大部分(90%-85%)是佛教徒,这个宗教肯定不完美,但是纵观历史,佛教徒挑起的直接暴力争端确实奇少。但是就在2012年,在缅甸的大部分地区爆发了佛教徒与穆斯林的种族冲突,开始还是互搏,后面很快变成了全体民众针对穆斯林兴罗亚人的暴力屠杀,并且至今两族人仍处于水油不溶的状态。

冲突爆发以后,联合国声称Facebook在其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很多的仇恨社群都是建立在Facebook上,这些社群吸引了普通民众的目光,向他们销售仇恨主义,并指挥、策划了许多场暴力冲突。虽然Facebook声称他们只是工具的创造者而非罪行的施行者,并且从事实来看,Facebook的审查制度也是逐步收紧的状态。

但Nexus的作者有不同意见,在针对Facebook的审判中,他发现公司高层极为相信算法,但相当不相信人类。2014年,该公司的缅甸内容审查者仍然只有一名雇员,并且对缅裔工程师对于网站上仇恨主义泛滥的担忧邮件视而不见。

也许到这儿,仍然还会有人觉得,仇恨社群只是把坏人集中到了一起,并无法创造种族主义者。但许多极右翼都公开表示过:他之前对政治一无所知,知道某天看到某平台为他推送的某条视频……在2016年Facebook的一项内部文件中明确写道:64%加入极端团体的人都是因为我们的推荐工具…我们的推荐系统助长了这些问题。

那么推荐系统(算法)是如何做恶的呢?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人怀着一定要创造恐怖分子的想法,他们只是想要更多人花更多时间在自己的平台上,于是他们启动了算法程序。算法经过多次的实验发现,恐惧与愤怒最能挑起人类的情绪,从而花费更多的时间自发的在平台上浏览各种相关资讯。于是,更多的仇恨视频被推送到大众眼前,更多的仇恨内容创作者获得曝光量,缅甸以及世界各地的暴乱就此产生。

而现在这些危险的工具已经都躺在独裁者的口袋里了,而他们也早就在使用了。

我的朋友(一位俄罗斯女生)有一次跟大家说,不希望收到任何生日礼物,只想要大家帮忙向乌克兰捐款,如果她自己进行捐款,轻则卡号冻结重则回国困难,向乌克兰捐款被俄罗斯视为叛国和恐怖行动,我还搜到了一位俄罗斯女士因为给乌克兰捐助了52美元而被判刑的新闻。
虽然朋友的生日已经过去了,但以下是她想要捐款的组织列表:
帮助重建毁坏的房屋:
instagram.com/livyj_bereh?igsh
帮助难民:
instagram.com/martynka_help?ig
帮助女性:
instagram.com/marshzhinok?igsh
帮助性少数群体:
instagram.com/insight_ngo?igsh
提供医疗援助:
instagram.com/hospitallers.ukr

以上链接可点进这些帮扶机构的ins账号,查看他们的日常活动和捐款链接,大部分捐款渠道使用linktr,支持paypal和信用卡付款以及银行转账。
⚠️⚠️⚠️请自行判断机构可靠性和数据泄漏风险⚠️⚠️⚠️我没能在简中互联网搜到任何捐款注意事项,外网也没找到相关内容,如果可以还请有经验的朋友补充。

我都快碎了 我因为主管说了我一句不好我晚上睡不着 我真的觉得我好不适合工作好笨蛋啊。

显示更早内容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