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讨厌在文学研究中,过度套用理论,射箭画靶。「反对理论霸权」,即理论应该主动阐释人类活动,而不是人类活动被理论囚禁和解剖。
我觉得应该还原到实际活动中,在心理学工具帮助下,从人的实际阅读体验和心理动力入手,而不是在一套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经常假扮成社会心理、语言文化学之类的)主导下分析。
文学批评应该脚踏实地,借由人本取向的心理咨询,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批评家应该明白自己的位置,它只是又一名读者,不是第二作者
为什么需要这个步骤? tea.codes 可能不是你所注册的服务器,所以我们需要先跳转到你所在的服务器。 还没有账号?你可以注册一个
tea.c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