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银魂从将军暗杀篇开始好沉重啊,我看完快哭出一个小型湖泊了,不过空知的文戏确实是极好的,银他妈永不过时

晚上和同事吃饭听了个八卦(其实以前就听说过)
同事之前入职了某家自媒体,他写稿喷华为的手机喷得很激烈,但也就是实话实说的程度。结果被主编约去吃饭,说小某跟你说个事,说他们之前有个主编发现华为mate20有绿屏,就发视频说了这个事,然后华为的人找上门来公关让删视频,当时的负责人说不删,华为的人说那这样不删的话我们下个商单合作一下再把视频删了吧,他们就答应了。
(我听到这里还蛮疑惑的为什么要接商单,但是同事说很正常即使关系很僵大家商业合作缓和一下而已)
结果商单下了一给钱华为反手就告了他们敲诈诽谤,因为之前让你删你不删,给你钱你就删了
当时写稿的主编和商务主管,还有个什么领导和一个新来的商务小妹,一共四个人,都被抓去坐牢了
同事说当时他听得汗都出来了,而且正是因为这个主编被抓他才有机会入职,从此对华为都比较()听说这个主编出狱以后又回去那家做主编写稿了,心态非常牛逼
这个主编回去没多久就是华为P40拍月亮事件(

梦女就算了,我还挺想要坂田银这样的哥哥的,很有人情味我很喜欢

从金魂篇开始哭,哭了至少三个小短篇,不得不说空知老师很会赚人眼泪

我真的挺喜欢做饭的,主要是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很合自己口味

虽然说是当朋友比较好也确实这么做了,但是翻相册看到照片那一刻心里还是止不住咯噔一下,脑子里冒出一句没有理想型,喜欢谁谁就是理想型,感觉无可救药啊……

2024第一天先说句:操!今年也要操了一切!!操!!

新年可以不快乐的。跨年夜不快乐也并不代表一整年都会不快乐。跨年夜只是一个平凡的夜晚,和一年中剩下三百六十四或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分享一些新年可以做的事:

#抑郁 和深夜emo的时候
1.排除外部原因
确认吃饱穿暖
确认日间光照充足(不足可补钙D)
确认饮食营养
确认身边没有讨厌的人
确认空气质量
按每小时和美国标准AQI查看所在地空气质量(app在意空气/AirVisual)
如果你很敏感,可能需要过半个小时才能刷新出来最新数据

空气质量差的话可以:
戴口罩(室内也可以戴)
开净化器(拼多多的便宜货DIY净化器也有用的)

2.分析内部原因
写日记发泄
善用折叠并在毛象大吐黑泥
尝试阿Q精神胜利法(是有用的)
剩下内容详见#抑郁自救 #抑郁自救指南

3.转移注意力做点让自己高兴的事
画画涂鸦
做手工
听歌
唱歌
跳舞
健身
跑步(注意空气质量)
看视频里别人做这些事
云旅游
把以前记录的快乐小事拿出来翻看

#政治性抑郁 的时候
学外语
买外汇(五块十块也是爱)
收集跑路相关资料
跑不了就收集墙内隐居相关资料
搬运海外(尤其同文同种的台湾)美好事物至墙内
停止阅读政治和社会新闻
开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和亲近的朋友含沙射影咒骂(不要点名道姓地骂啊安全第一)
把「等我跑路后就做」的事情挑几件先做了

#焦虑 的时候
抖腿
深呼吸
专注当下在做的事
把明天的事情交给明天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允许自己焦虑
把焦虑的事情都写下来
准备无数plan B
看看摸摸花草树木
在线发疯直到感觉舒服一点

- - -

把「我做不了什么」换成「我可以做什么」。吃不进饭就睡觉,睡不着觉就躺平,躺不下就爬起来做事,做不动就休息。

祝大家在灵活变通中度过新的一年。

12月25日,一博主在圣诞节发文,讲述了60年代大饥荒时的家庭遭遇。
随后,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回忆自家长辈们在大饥荒年代的经历。

@chilem @board
太严重的话,确实去医院查一下焦虑。从小如此的话,青衫公众号ADHD量表测一下。。
当然如果不住院的话还得一边医疗一边自己应对ddl 。。
运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先做擅长的(获得成就感),拆分成小的任务做完猛夸自己(获得成就感),和别人一起(降低难度),这些香油都说到了,都很有用

我再补一个心态:需要接受悲惨现实,自己需要一边心烦意乱一边处理ddl,即使效率并不高,停止期待“等我不烦了再做事”。

具体操作:
心烦意乱的时候,注意想法和情绪,看它们是怎么依次出现的,一般是后一个批评指责前一个,再下一个又跟上一个吵起来,逐渐滚雪球。观察雪球是怎么滚起来的,放慢想法转每一圈的速度,然后试着不继续滚雪球,而是把想法放在旁边,走神了就再回来,接受自己需要心烦意乱的处理ddl。还会烦得做不下去的,但反正等注意到走神了再把雪球放一边再回来。练习次数多了,要么就更擅长集中注意力了,要么就在烦躁中做完了。。

笑死我了,看王志安讲习近平稿费的这期节目才知道我们圣上已经出版了140多本书,超过了所有历代中国领导人,这得把一个人所有细枝末节的想法都拆解成文字连带语气词喘气都算上才能出这么多书吧,简直变相把自己数字化了,未来如果诞生了意识上传的技术直接用他这些书就能生成一个ai版习近平了,变相永生了,我感觉爱因斯坦的脑子也拆不出一百多本书,得有多自卑又自负的人才能把自己所有的一言一行都整理成册妄图让世人瞻仰啊,以为自己每一个细胞都是浓缩的精华呢,实际上只是一坨坨空无一物的垃圾套话大字眼拼接,纯属浪费纸,估计若干年后世人回想起来只能想起这是最没才华又出书最多的人吧

我自己的三个班,每个班都有1、2个抑郁的学生。有些是休学了一年再来上课的,有些是仍然在吃药的。开学第一个月,就有抑郁症的孩子,一个女生,在自习课上崩溃大哭。因为她坐在一个“交通要道”,另一个女生要从她边上过让她让一下,她没听到,对方就骂她“贱人”。她的手臂上全是密密的小刀印子。
是这样子的,“贱人”是我听到的,学生中间最经常骂女生的话。
另一个班的,休学回来的抑郁症男生在检讨书里写觉得人活着“没劲”,“没意思”。(天哪我可太能get到了)
我在我的课上经常谈心理健康,不是直接讲,而是讲人生的价值,或是“人为什么活着”。讲了西绪福斯推石头,再谈加缪的那篇关于人为什么自杀的文章。还谈过一次学生为什么会因为玩不到手机,没写完作业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跳楼。(我认为是孩子感到自己在小事中感到尊严丧失或是作为人的价值感消失,而非那些事本身)也请同学自己谈谈自己的崩溃时刻。
讲了几次之后觉得学生好很多。至少那个女生手臂上的小刀印子一点点消失了,男生每周写周记给我。他的周记称得上是很有灵气,是大人写不出来,只有青少年才写得出来的那种。
有时会编一些走出阴影的鸡汤故事鼓励学生(我有一个朋友),学生就问我,为什么我会认识这么多抑郁的人。为什么?我回头想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太希望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人可以跟我说这些,有人可以无条件鼓励我,解答我的问题,告诉我“不如何如何也可以”。
#做一些微小的工作

根据可能是不太准确的记忆,我觉得大白、网格员、居委会的疯狂存在一个变化的过程,即使这个过程很短,也非常可能是确实存在的。

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防疫工作的危险性有多大,也不知道基层绝对权力的力量,所以能躲就躲,吃不上饭的人或者因为某些原因躲不开的人才被迫应征,后来全社会很快就意识到大白绝对权力的力量,也知道防疫工作没什么危险,就剩权力了。于是全国范围内从第一波封城解封后,第二次封城开始过了不到一个月(我记得上海还是北京啊所谓精准防控,第二波全域范围的封小区里第一次也就持续了三周到一个月),就开始有人真的为了权力往里冲了。也就是说,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第二波防疫,差不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中国从上到下都意识到,大白、网格员、居委会等防疫工作者在基层拥有类似红卫兵那种有国家背书的无限权力了。

然后每次封小区封城,都在强化这种不受控的权力,也在完善社会上对于这种权力的认知。到最后就是基层已经疯了,不是说为了防疫而在封城期间运用权力牟利,而是为了运用权力牟利,主动制造机会封城封小区,与防疫完全无关了。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年底,全国各地都能看见这种基层防疫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制造的疯狂场面。

直到2023年一月,忽然就解封了……

不管是书还是电视还是电影,我真的非常反感那种男主为了追女主就去攻略她的家人朋友,让所有人都站在男主那边,帮男主说好话,说他很适合在一起\结婚的剧情。
看到这种剧情我真的会非常暴躁非常恶心,有种疯狂想撕碎这一切的感觉。
这个情节的最大的压迫感和让人受伤的地方在于:背叛。
明明那些亲朋好友是女主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可她们受了一点男主的小恩小惠和巧舌如簧,比起相处了几十年之久的女主,她们更愿意相信这个为了目的短期讨好他们的男人,一下子就叛变,打着替女主考虑的旗号,用情分去压迫逼迫女主做她不想做的决定。让我不禁阴暗地想她们是不是为了在男主身上捞到更大的好处。还是她们就这么爱男,爱到把陌生男人看得比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就是女主)更重要。一点也不理解女主,力挺女主。
就因为这个陌生男人,女主的亲密关系全线坍塌,而她为了维持这个亲密关系世界,就不得不去接受男主。
如果她不接受,她就会受到无端指责,好像把大家闹得不愉快的是她,全是她的错,整件事里最错的就是她听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亲朋好友的无形控制和压迫。
一想到这种看似美好的场景,压迫和受伤和退让的就只有女主,我就特别接受不了,反胃。

失眠的时候一般在想什么:这床可太床了……这被子可真被子啊…………

明天没事要做的话我就玩建模。。。

显示更早内容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