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ide :
在医院门口流血到流产的西安孕妇。
➡️ 西安卫健委责令西安高新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停业整顿3个月。而“凭核酸证明入院”继续执行,未做任何调整。
郑州水灾中被瞒报的130多条人命。
➡️ 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被免职;副书记、市长侯红降级处分,现任河南省卫健委副主任。
讽刺的是,徐立毅毕业于杭州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
电视上嘴角微扬,贪污4亿的贵州政协委员。
➡️王富玉死缓。“...论罪应当判处死刑...能够认罪悔罪、积极退赃...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对其所犯受贿罪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被亲生父母贩卖的石家庄少年刘学州服药自杀。
➡️家属起诉网暴致死、被贩卖、被猥亵案。截至今日无进一步消息。
平顶山的那个男孩
➡️他消失了。
被铁链拴着的徐州的母亲,乌衣你又在哪里?
➡️她们消失了。丰县公安局孙楼派出所所长任鹏当选“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在上海自己工作的医院门口活活憋死的护士。
➡️东方医院一则讣告:“xx同志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她的去世是我院的损失,...深感痛心...诚挚慰问!“
被郑州政府(again?)赋红码的村镇银行存款暴雷的受害者。
➡️河南省纪委将线索转交河南省卫健委自查。现任河南省卫健委副主任侯红,正是因郑州去年水灾被降级处分的郑州市长...让人忍不住说一句,Again?!
唐山夜宵烧烤时被无故骚扰暴打的女孩子。
➡️她们好像也消失了。唐山掀起扫黑除恶的“雷霆风暴”。
以上是中国2022年的上半年(的不完整叙事)。
核酸检测不是人的正常需求,常态化核酸就相当于征税了,如果按72小时一次,每次4元来算,相当于政府向每人每月收了40元的税,而且征的税不是用于公共福利,而是定向补贴给本来就很富的特定行业和人,妥妥的负福利,明目张胆的劫贫济富。
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及万一没核酸检测就上不了火车地铁进不了商场所产生的机会成本。
更重要的是,平常时候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我没病是我们的人权,就像我不需要证明我奶奶是我奶奶就能去看望我奶奶一样,强制核酸检测,既损害我们的物质利益,又损害我们的尊严。
对政府来说,政府的存在的意义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谋求公共福利,政府属于公共资源,常态化核酸对国民来说高成本零受益,所以必须由政府实施强制力才能得以持续,这就不得不增加保安的数量或工作量,必须增加政府管理这件事的岗位和职责。钱和精力放在核酸检测上多了,放在教育、卫生、扶贫、环保等事情上面就少了,公共资源也产生了浪费。
这期《经济学人》的封面由于高度敏感,我之前联系的几个渠道都说没有资源。终于,一个渠道小哥想办法弄到了这期的资源然后发给我,让我赶紧保存一下,保存好了他立刻撤回,因为他怕炸号。
获得资源后,我速速把这期中国相关的几篇内容都看了下,不得不说《经济学人》分析得还是蛮透彻的。
封面的这篇报道(如图),讲了习近平主导的意识形态下的政策如何拖累中国经济,一个就是疫情清零政策;另一个就是瞎制裁,对科技巨头的制裁,地产行业的暴雷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也提到国家主导的经济怎样都是比民营经济低效。
然后在专门的中国篇章下,《Rumours about Xi》讲了关于习近平的一些传闻,他和莉可酱的微妙关系,下半年二十大的召开,他的第三个任期,包括前段时间他在人民日报头版消失,《经济学人》都有提及,不得不说这本杂志的信息敏感度很强,面面俱到,配图也配得恰到好处。
剩下的文章也提到了中国年轻人的高失业率,考研热和考公热,双减的一刀切和对GDP贡献巨大的科技巨头制裁直接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另外也提到了新疆难民营的人权状况;河南村镇银行存款暴雷事件。
我觉得我身边的很多人就算每天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由于天朝的审查机制,在信息茧房下,知道的信息量远远不如老外。
人家《经济学人》把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整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