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局限性”这个东西,偶尔存在,但多数是托词。
拿活人殉葬的时代离当今的文明世界够远了吧?但是,那时候的人也并不是不知道人殉是多么恐怖、缺德的事——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当时真正的王公贵胄们,也绝没有谁自己想去给别人殉葬。由此可见,各个阶层都公认活人被当作殉葬品是件很惨的事。大人物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肆意把惨死的结局强加在他人身上,无论在什么时代,这怎么就不是一种严重的恶行?
至于把几十年前发生的逼迫女人结婚这种事都解释成时代局限性,就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哪怕是在礼法森严的古代,青年男女追求爱情、控诉婚姻不自由也是各种文艺作品中极其常见的题材。等时间线发展到二十世纪,大批量地强迫女性嫁给她们根本不爱的人,反而还成了所谓历史局限性的结果?还因此就变得可以原谅了?你五千年文明古国在几十年前是属于什么蛮荒时代对吧?
毁掉 alive.bar 十分容易。两千个网评员杀进来,每天各发一条粉红言论,足以把「本站时间轴」全部内容屠版;起初这会引发正常用户的愤怒,大家会用种种姿势进行反击——嘲讽的、抗议的、谩骂的、倡议的,然而网评员们不会因此受到伤害,他们只会在统一的指令要求下,确保这些反击嘟文下方的评论多数是具备攻击性的、立场坚定粉红的、引发极度不适的(他们甚至会互动),很快一个正常用户就会意兴阑珊,如同大家今日对微博的意兴阑珊。
只需数月时间,alive.bar 就会被多数正常用户放弃(因为一位正常用户每天看到的内容只有两类,一类是本站时间轴里清一色的粉红言论,一类是自己或自己关注的老用户评论下方一边倒的谩骂),该站点被网评员占领,成为又一个「夺取舆论宣传阵地」的成功案例。随着时间进展,新一批用户里会自然诞生出很多自发性的粉红,因为这就是该站点彼时的社区氛围所鼓励的。
alive.bar 今天没有遭遇这些,只是因为它还不足以被定性为「需要占领」。
文明与体面从来都是脆弱的,从来都是需要被守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