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和别人辩经 

辩经,指的就是和别人就特定的问题进行辩论。

为什么说“辩经”这个行为容易引人不快,人容易猴急?原因在于,辩经这个动作本身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你和对方的观点不一致。

你可能有过这种体验:一本书或者一个动画、电视剧,等等这种文化作品,你自己很喜欢,经常自己看。然后有一天,你发现社交媒体上,有个什么别人,也发了关于这个作品的内容。

如果对方和你相熟,可能你会觉得还好。但要是对方和你不熟甚至有过节,或者你知道这个人本就不是看这种东西的人,就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好像别人拿走了你心爱的玩具似的。

为什么?

简单来说,对于你喜欢的这个东西而言,你自认为非常懂。但当你不熟悉的别人也开始研究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就开始担心他是不是按照你这个思路和想法去理解的。

“要不是都按照我这个方式去理解的,不就麻烦了么?”

于是瞬间变成“路线问题”——这就叫做释经权。

辩经,本质上来讲,就是争夺这个权利的过程。而谁发起了辩经动作,那么就是谁开始和对方叫板,主动要求开始争夺这个权利。

所以当你以一种准备辩经的战斗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的时候,那辩经就是你发起的,不管你一开始是不是为了维护你所谓“经”的纯洁性,都会导致争斗和詈骂。而且还要等到斗争白热化了,你才会发现你居然在和别人争斗。

举个简单的栗子比如,玩儿一个游戏,你专门研究那个世界观和剧情的。经过论证,你说这个游戏里面的角色(虚构的,就举个栗子吧),这个埃及法老王世界第一,一统天下。

有一天,你发现朋友圈里面有个别人(你加了他但是和他并不熟),居然发了一张这个游戏的截图!

你从图推断,他剧情才刚开始,序章都没过。

你心里想:“完了,他也要研究我的法老王了。他会不会也觉得我的埃及法老王世界第一,一统天下?要是他不这么认为的,怎么办???”

“哎呀他要是跟我想的不一样,他开宗立派了怎么办呀!”

“就他这,也配解释这个游戏/书/电影电视剧……的剧情,据我所知他根本就不是硬核的,他都不专业,天天都没见过他发过类似这个的东西,能研究得比我好吗!”

“完了,我感觉蓝瘦,香菇。整个人都不好了”

……

在国家层面上,争夺“释经权”是要维护纲领和路线,成功了会有其它方面的收益,比如人心的稳定、政治的安宁、经济的发展,域外民的归顺,等等。

但是两个人之间争夺这个念经是不是念得纯洁,有什么用?

你跟他争夺这个,就像之前那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互相吵,争这个奇奥塞斯库该不该枪毙,结果争夺出心脏病了一样。

实话说,奇奥塞斯库该不该枪毙和你们有什么关系啊!

争完没有实际好处的问题,咱不争。

就这么简单。所以,不要与人辩经。

关注

为什么不要和别人辩经 

@notrachel 是这样的~最后关于释经权的解释说的太好了

登录以加入对话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