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忍不住要批判大刘了
对刘慈欣小说的威权主义倾向的批判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刘的笔力不够,威权主义是藏拙的办法。
就拿《超新星纪元》来说,你能明显感觉到大刘对于美国政治是很陌生的。
比如美国总统想发动世界大战,小说只写了国务卿和总统商量的情节,之后呢?国会的反应呢?选民集体的反应呢?军方的看法呢?军工企业的进展呢?
这些东西统统没有,小说的镜头调度非常诡异,上一个镜头两个阴谋家开完会,下一个镜头全世界就都来参加战前的准备了。这其实并不自然,人类社会里任何大型体制组织的大型活动一定是有很多运转的环节的,但大刘都写不出,也不感兴趣。
世界大战打得如火如荼,但大刘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又不好收尾了,于是就拗了一个“美国扔核弹中国扔核弹反制”的剧情。
本来也没什么,但这个触发的剧情照样也很拙劣,聪明的国务卿突然变成了谜语人,高冷地甩了一个“纸张叠上三十次厚度超过地月距离”的莫名奇妙的比喻就走了,完全不管笨蛋同事听不听得懂,也懒得继续解释,主打的就是一个你开心就好……
这根本就不是政治,甚至不是大型体制运转的过程。哪怕你上个班,同事要作死的时候你也不是那么劝的吧?
回望三体的三部小说也一样,大刘从来就没有写过哪怕一次正常的会议。要么是台上看上去像大佬的人物色厉内荏地放嘴炮但有头无尾草草收场,要么是叽叽喳喳吵个没完最后主要人物吼了一嗓子一锤定音。
要写好会议和组织的运转是很吃笔力的,一场好的会议,至少要有参会者的动机、能力和作风的描写,还要构造出足够可信的化学反应,可是大刘就连角色塑造都只是勉强及格的水平(毕竟自承对文学都不感兴趣)。对于政治和社会,他兴趣很大,但也仅仅是兴趣很大而已,研究并不深入(参考他对各国糖城时代的那种描写,这是我在小说里看过最诡异的东西,大刘好像真的有集体主义的思想钢印,以至于能构造出“几十万人追着一个球踢”这种东西来)也不能将对政治和社会的观察融入到自己想要完成的剧情进展之中去。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完成自己需要的剧情发展,大刘需要一个先知。这个先知在《超新星纪元》里是沃恩,在《黑暗森林》里是叶文洁,在《死神永生》里是云天明。他们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出谜语。
比如沃恩在小说里就出过两个谜语,美国总统猜出了前一个谜语,战争就开打了。美国的将军们猜不出沃恩的第二个谜语,战争就结束了。大刘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
因为缺乏对政治和社会的充分认知,所以无法构造出令人满意的沟通机制,进而无法完成对大型组织运转过程(例如战争)的刻画,无奈之下只能构造一个超越所有人智力的超级天才以自己的智商(和作者偷偷递过去的剧本)碾压一切,并且在关键时刻泄露模糊的天机,让人猜透或者让人猜错,从而将剧情引导到作者需要的那个方向。
我甚至怀疑很多小说中的“谜语人“都是作者藏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