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空谈误国】
虽然知道极权社会经常出很多幽默的事情,见怪不怪,但这个“证监会副主席要求整治拜金主义”的消息还是让我一下破功笑了出来。
一个人如果不拜金,他为什么要来证券业打拼呢?证券业能给他什么?崇高的声誉?丰富的知识?无上的权力?
这里面其实就有一个中国从秦汉到现在都一直跨不过去的障碍,这个障碍到现在都还在阻挠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中国拒绝承认私利和欲望的正当性。
中国虽然一直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但它在很多政治问题的处理上,思路都非常像宗教。
宗教总体上来说是鄙薄欲望的,食欲、性欲、金钱欲、权力欲,对于宗教来说都是敌人。
你在中国肯定也能见到许许多多对欲望的打压:从民间俗语当中骂人的“饭桶”、“色鬼”、“守财奴”,中国的传统小说也多得是“纵欲亡身”、“慈母败儿”之类的教训;家庭层面禁止性教育,打击早恋,到官方不断地扫黄禁赌、光盘行动,甚至有人大代表还要管大学生打游戏,中国人似乎对“欲望”这个东西害怕得不得了。
然而这种心态造成了好几个恶果。
第一,社会无法往前发展。中国自古以来最高的政治理想都不是进步,而是“天下太平”(追求社会进步其实是相当晚近的社会思潮,严复翻译《天演论》这件事之所以很重要就是因为它带来了新的世界观),换言之就是不要出事,大家安安稳稳过完这一辈子就完啦。
这种固执的保守倾向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风气杀死了一切欲望?没有任何欲望,人连动都不想动,谈什么”进步“?
第二,社会是需要某些可以计量的事物来确定秩序和阶层的。在比较正常的社会中,这种可以计量的事物是金钱、权力和声望等等。你的钱多,你的权多,你的名望大,你就自然更受到尊重。人们如果被允许去追求这些东西,再以法律限定规则,整个社会就可以走向发展的正循环。
但严禁表达欲望之后,人们不能公开追求钱、权、名,也不能标榜自己有钱、权、名,那么社会到底如何判断某甲比某乙更高明,值得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如何安排社会的秩序和规则?绝对平等的大同社会看上去很美,但至少目前不具备可行性,也总不能回到比谁拳头大的丛林社会吧?
这种情况下只能找到另一种东西来替代,这种东西同样是可以计数的,那就是痛苦。
你被反动派狗崽子打了一拳,算是吃了一点苦,我被反动派关了十年,我吃的苦就比你多多了,我就可以在你之上。那个人被反动派枪毙了,那他可能确实比我更高,我得让着他的一家子……
所以过去讲”根红苗正,苦大仇深“,痛苦和仇恨是一种货币,到哪里都通用的。
不都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说法么?不也说”吃亏是福“么?
回顾目前的一些社会现象,我甚至认为: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吃苦会被人认为是迈入社会的门票。你没吃过苦,很多人就不承认你具有公民的资格。
一尊所谓的”年轻人要吃苦“也是这种思想,很多地方反对给大学生寝室装空调,甚至反对给坦克装空调,尽管张绍忠反复说”空调就是战斗力“,但这回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惯着人民子弟兵:不行不行,你不付出痛苦当门票,我们就不能让你过关!
既然痛苦是通行证,那么很多人不光会自虐,甚至会虐待他人,而且满心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这是在帮助他人完成社会化。
杨永信的发财之道就在这里。
第三,社会的财富和资源就像物理学当中的“能量”这个概念,能量无法消灭,只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存在。财富和资源也无法被消灭,只能流动。整个社会争相表示拒绝接受这些东西时,它们又会流向哪里?
只能”勉为其难“地流向那些所谓”最高尚“、”最无私“、”最可爱“、”最崇高“的人啊。
我对西方历史的了解比较粗糙,如果我说错了还希望大家指正。我认为目前的中国政府很像宗教改革之前的天主教会。一边正气凛然,不惜歌颂贫穷(参考《感动中国》),在本该逐利的证券业也要禁止拜金……但另一方面自身又极度腐败,光是一尊一个人被锤死了的海外资产就有七亿美金,其余的腐败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也完全了解贪污腐败的程度有多深。
宗教改革的导火索是赎罪券,也就是教会无节制地敛财,目前一大堆随意罚款和房产养老金,以及即将到来的房地产税……看着也很像啊。
哎,说来真的很诡异。中国是被公认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很多人吹捧中国时也常拿这一点来说嘴,但我认为中国要迈入现代国家的行列,还非得老天降下一个马丁·路德式的人物,狠狠来一场宗教改革不可。
改的不是明面上的、形式的宗教,而是宗教式的思维模式。追逐利益不可耻,爱惜自己手上的金钱也不可耻。大家都明明白白地活着,不比在教会的压榨下受苦要好么?
说到这里,我其实还是推荐大家读一下坂口安吾的《堕落论》。将来要推行“宗教”改革,这篇文章可以拿来当一个纲领(bu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