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42195米
2022-12-04 https://weibo.com/6335428789/MhZ0MlgEZ
评饶毅工号和金冬雁的争论
看热闹不嫌事大,看了饶毅工号对金冬雁的质疑,以及金教授的回复,谈一谈感想。
首先,双方摆事实讲道理是一件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情,不辩不明嘛。
其次,我想就双方争论的三点提一下。
一是以后的流行株会不会毒性更大。
金教授以前说得比较肯定,致病性会越来越低,福奇医生也这么说过,我理解他们说的是在人类有了免疫力的基础上,大趋势是病毒的致病性相对而言越来越低。以前金教授措辞可能有不够严谨的地方。
饶文则举动物试验的例子说明BA.4/5可能致病性更强,然后没证据地猜测“XBC等Delta/Omicron重组毒株可能致病性更强”。看来作者不知道世卫专家组最近发了两次声明,说没有发现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性有明显区别。
二是后遗症/长新冠。
饶文引用的是美国老兵和老鼠的试验,这俩一个是老白男群体,一个是动物细胞水平的基础研究,都不是讨论长新冠最好的证据。
长新冠的各国流行病学研究很多,最新最全面的分析是世卫专家组十月份在JAMA上发的论文,但是饶文作者显然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让人感觉很可能作者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中文媒体。
三,饶文还提到了“Paxlovid复阳,不宜神话其效果”。
这也是普通人常见的误解。复阳并不影响这个药的预期效果,即大幅度减少高危病人住院死亡的风险。而且Paxlovid是目前人类最好的抗新冠口服药,因此对于中国目前的疫情,几乎所有专家都提出给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和提供Paxlovid这类高效抗病毒药是最重要的应对方法。
最后,我看了金教授的回应文章,才知道饶文不是饶教授自己写的,是个匿名作者,估计饶教授是赞同这些观点才发在自己的工号里。两个人打擂台,一个在明里,一个在暗里。
当我看到饶文竟然指责香港老人疫苗接种率低可能是金教授言论导致时有点吃惊,这是观点不是事实,科学讨论怎么变成给个人加罪了?
从匿名和指责这两件事我就觉得饶文在道义上已经输了。
相反,金教授回应时,都是举的数据,没有情绪化指责对方。
总的感觉金教授的确是新冠病毒的专家,但可能有时候话说得比较满。
饶文作者如他们自己说的是“生命科学一线的研究者”,就是做基础生物研究工作的,对新冠病毒学和流行病学可能没有一直关注。
——+——+——+——+——
不明白播客EP-017
金冬雁:新冠清零还会持续多久?
https://alive.bar/@betterquote/10902243137754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