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需要一点盼头。
省城疫情爆发地之一,是康鹭片区,这边除了中山大学,最出名的是布匹批发市场,俗称中大布市(现在已经外延到几个大的布匹市场),以及依附布匹市场的海量制衣小作坊,这些小作坊手工精湛,效率极高,能做到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毫无疑问,这成为广州服装网商的核心竞争力,今天下单、明天生产、后天发货,遇到爆款,随时追加订单随时供货。款式不爆,网商也没有库存压力,继续设计、打样、上新,追求下一个爆款。这个模式,甚至孵育了一个海外服装巨头——SHEIN。在此不赘述,可自行百度。
除了网商,广州火车站附近的服装批发市场、沙河服装批发市场都是依托于康鹭片区的海量小制衣坊。千年商都背后,是巨量辛勤劳作的手工艺者,他们的薪资是计件的,上一天班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多劳多得,公平得很。隐含的意思则是,手停口停。
这些小作坊的上游,则是各类布匹市场的从业者,中大布市(含周边的几大轻纺城)是全国最大的布匹集散地,轻纺城(布匹市场)为门面,周边城中村里则遍布布匹仓库,货如轮转。轻纺城里十来平米的小门面,月租动辄几万。临街旺铺转让,千万级别的交易时有所闻。商铺价值如此,支撑起价值的业务量可见一斑。
布匹市场的从业者早年以广州本地、潮汕、客家人为主,近年广州人退出多,新加入的则以湖北人为多。康鹭片区乃至整个海珠的布匹、制衣行业,湖北、潮汕两个比较团结的群体成为主导力量。
背景介绍完毕。
2020年疫情爆发那一年,某区有几个大事。一是防范湖北人“潜逃返穗”,当时很多出租屋业主,都是撬开湖北籍租户的门查看是否有人藏匿,或者直接换锁单方面退租;二是组织大巴到湖北接老乡返穗复工复产,当时湖北籍大老板参与;三是各大批发市场的租户集聚示威,要求减免租金。
这边还要补充一个城中村的情况,城中村的握手楼物业,很多已经非本村居民持有,业主背景复杂,且对当地社区无感情无责任感,唯利是图。另一方面,村、社区的干部自己也有很大的利益,没有动力和魄力去动他人蛋糕。几股有钱有权有背景的势力在握手楼之间纠缠,所以城中村的治理是省城的难点。一个内部数据,省城某区(非海珠)疫情防控期间扫楼,小小的范围,揪出两百个在逃犯。城中村的脏乱差,可见一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