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的教导
what the buddha taught一小部分
简介:上个世纪欧美社会用英文写的佛教入门书籍。看到宗教专业学生推荐的视频。中英文对照方便理解
上座部指的是小乘佛教
和其他宗教不同,佛不排斥其他宗教和信条,强调不能抱有我法之外都是假法的心态。其他宗教和信条强调信,而佛强调的是见seeing and knowing。举例:婆罗门信徒前来请教,只有婆罗门口口相传的才是真理,佛说这行为就像盲人摸着盲人行走。人被弓箭射中后,首先要做的是治疗,而不是去考虑弓箭的品种、好坏、谁射的、在几时射的。
修行的目的是crossing over,不要执着于法和教条,法就像过河的木筏,到了对岸后应该放下木筏,而不是将木筏背在背上。这个木筏无论质量好坏,都是需要放下的,善法都要放下,何况恶法
可以有疑惑,疑惑要解开,才能进步
不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诸如宇宙永恒、身心一物这些话题,如果抱有研究这些问题来学佛没有意义,佛只考虑能让人摆脱苦(dukka)的方法。举例:森林中有很多叶子,佛在意的只有受众的叶子
苦dukka是一个巨大的集合,第一层是世俗的苦suffering;第二层是无常的苦change,包括生活中的乐,这些乐会消失,逝去之后我们还是会suffer;第三层是因缘和合的苦conditoned,这个比较难理解,需要理解五蕴(色受想行识)
想是perception,mind包含在受中,行是意志willing,行构成了业力karma,识是conscious,代表觉察,此觉察不等于recognition,看到那里有火≠ 认识到那个事物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