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你是你吃出来的1

慢病来源于失衡,天平代表细胞的损耗和修复,损耗的砝码有——睡眠、运动、心理、吸烟、饮酒,修复的砝码只有一个——饮食

凭个人喜好任意支配天平的砝码 = 得病

按照基因的特点来支配 = 健康长寿

人类进化和食谱的关系

古猿:只吃植物

原始人类:学会猎杀动物,吃上了动植物,增大了脑容量和增强了体质,有7000多种食物

农业社会: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食谱中植物的占比再次提升(米和面),牧业的发展缩减了食用肉类的种类

工业社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方便食物、精米精面、人工食物,目前食谱上只有500多种食物,旧基因和新食物的矛盾,导致慢病横行

七大营养素:碳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

假设细胞修复是一个工厂生产的行为

碳水=能量,生产的原材料,比如煤炭

蛋白质、脂肪=结构原料,工厂车间的门、窗和生产设备 (比如合成肌肉、酶、激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合成辅酶

膳食纤维,养肠道菌群

平衡:人体对食物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高平衡:多动多想,消耗多、摄入多,有活力

低平衡:慢半拍,少动少想

蛋白质平衡15%

轻体力劳动者:体重kg*30 = 每日摄入热量,碳水55%,蛋白质15%,脂肪30%

如果每天喝牛奶,就1个鸡蛋,不喝牛奶,2个鸡蛋(正常吃肉)

分类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维持健康水平,比如动物蛋白质、鸡蛋

半完全蛋白质:能维持生命水平,植物蛋白质(米面坚果),可以考虑互补,比如粮食和豆类

不完全蛋白质:无法提供生命必须营养水平,玉米、肉皮、蹄筋

含量≠ 吸收 ≠ 利用

豆类含量高,但是利用差,过多食用会造成肾脏的压力,引发痛风、高尿酸、高尿素、肾结石

豆浆不能代替牛奶,动物蛋白优于植物蛋白,豆类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是缺乏人体必须的某种氨基酸,营养素没有摄入到位,反而加重了肾脏负担

含卵磷脂:动物内脏、鸡蛋(密度高,但是不能过热)、豆类(密度低)

不能因为食品安全因噎废食,人体有自己的排毒能力

碳水化合物平衡55%

种类:谷薯杂豆水果

精米精面不如糙粮薯茎类食物,前者放久了会产生霉菌,后者是发芽(有生命),如果人体营养素不平衡,葡萄糖过量,可能会体内有霉菌引发的炎症

考虑到盐的问题,体力劳动越多,越需要补充碳水和盐,反之亦然

不要盲目相信喝粥养人,古人的粥是五谷做的,而不是精米。胃肠功能用进废退,不要把病人的饮食习惯用到正常人身上

注意换算,50克精米 = 200克薯类 = 400克水果,不用同时吃

脂类平衡30%

脂肪:提供热量、创造脂溶维生素的吸收环境(A、D、E、K)

皮肤没有光泽,鱼鳞状,是缺维生素和脂肪环境

美国和地中海都是脂肪30%,但是美国比如地中海饮食的原因在于饱和脂肪占比太高,后者是不饱和占比高。而中国是脂肪摄入过低,所以一周吃一两次油炸食品是可以的

分类:建议比例均等,各占10%

饱和脂肪酸:固体动物油、棕榈油、椰子油

单不饱和:橄榄油、茶籽油

多不饱和

omega-3:鱼、贝、坚果、亚麻籽

omega-6:其他常见植物油

最容易过量,比例失调会引发各种心脏和血管疾病,以及胖

建议混合单、多不饱和脂肪酸:混花生油油和茶籽油

类脂:构建细胞膜,动物大脑含量最齐全

胆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磷脂:大脑(记忆力、防老年痴呆症),越多越好,来自动物内脏、鸡蛋、芝麻、大豆、葵花籽

缺乏,可能会脑萎缩

糖脂:神经,可以从牛奶中获取

维生素平衡

脂溶性:A、D、E、K,不好排出,容易过量,最好从食物中摄取

A:皮肤和眼睛状态,油性环境+胡萝卜、动物内脏、鸡蛋

D:骨质疏松、抑郁、高血压,晒太阳+鱼、动物内脏、皮肤

水溶性:B、C、很好排除,所以容易缺乏

B:合成酶和修复细胞,只要产生能量消耗,B就会同时被消耗,比如加班熬夜后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可能是因为缺乏B导致的,上火、记忆力消退、头痛、消化不良

来源很广:动物内脏、肉蛋奶、蔬菜都有,但流失快,要每天吃

C:出血、贫血、心衰,蔬菜水果里面都有,但是加热过后C就会流失,如果不吃沙拉的话,只能从水果补充(但是焯过的蔬菜有利于镁的吸收)

矿物质平衡:中国人最容易缺的,尽量从食物中补充,过多很危险,甚至会致癌

钙:奶制品,牛奶是营养素完整的完美食物

乳糖不耐受不要害怕牛奶,虽然可能有先天基因的影响,但也有后天补足的可能性,胃肠功能是用进废退的,中国人的传统是断奶后就不喝乳制品,可能导致肠胃里面的乳糖酶活性下降

应对乳糖不耐受:食用非牛奶的乳制品,脱敏疗法循序渐进

镁:酶,同时产生能量的时候消耗镁,影响心脏和肌肉的运作,运动的话需要注意补充,焯过水的蔬菜+海产品

铁:水果和红肉,但是植物铁吸收不如动物铁,所以不要歧视红肉

女性容易贫血

肉里面牛肉含量最高,西红柿+牛肉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膳食纤维:长期缺乏易导致结肠癌

可溶:肠道菌群的食物,果蔬(尽量不削皮)、豆类

不可溶:细菌不易分解,包括一些根茎类食物

蔬菜选择

颜色深的好,绿>紫>黄>红>白,西蓝花是花菜的88倍

叶子和根都不错,营养价值高

受环境影响大的工作尽量吃时令蔬菜,如果在室内四季如春的,反季蔬菜无所谓

冷藏都不好,绿叶菜和白菜不要冷冻,豆角豌豆青椒这些表皮硬的可以

蔬菜使用方法

尽量生吃,可以保住维生素C

不能生吃,也要简单处理,例如简单焯水或者快速爆炒

水果

维生素A、C、E能抗氧化,对抗自由基,比如吸烟的人自由基会增多,要比普通人吃的水果更多

膳食纤维多,同时果糖的升糖指数低,可以代替正餐中的主食,但不能代替全餐(否则就餐前吃)

老人和小孩牙齿不好,就连皮带籽打成渣喝下去,最好再加上花生、核桃、芝麻、枸杞、牛奶、酸奶

培养味觉习惯,现代工业食品味觉刺激过强,开始回到只吃新鲜食物的习惯后,味觉会重新变得敏感

案例:蛋白质足够,但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会导致辅酶不足,引发湿疹

水平衡

量因人而异,随时观察

尿液:黄的=喝少了,太清=喝多了

渴了:喝水量太少,正常情况是不会渴的,此时缺水量达到体重的2%

现代人的饮食建议

低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 = 地中海饮食(鱼、坚果、水果、蔬菜)

地中海饮食:老年痴呆死亡风险降低73%

主食比例比较低,意大利面条只是前菜

运动前吃东西,不然会低血糖,伤脑细胞

中国膳食指南变迁

种类一定要多,每天最好在三十种,煮米饭加很多料

少盐,高盐=高血压,少吃腌制肉、面条

区分美国膳食指南和中国膳食指南的区别,美国才适用少喝牛奶和少吃四腿肉,四腿肉虽然饱和脂肪多,但是氨基酸利用效率高

加工过程越少越好,从地里出来到送到口中

三餐:早餐

防治胆结石的关键在于将胆汁及时排除,早餐摄入油脂是好办法,吃煎鸡蛋或者抹黄油

碳水:不要选择粥、馒头

膳食纤维:蔬菜水果都行,颜色丰富点

蛋白质:牛奶+鸡蛋、肉

三餐:晚餐

少油:要吃肉,可以选择两条腿或者没有腿的肉

少盐:不要吃面条、稀饭

重点在于补充,白天两餐没吃的营养素,晚上补齐

避开豆类:产气食物,还有洋葱

注意饮食的地域性

冷湿:吃辣椒(干冷或者湿热,就不要吃)

热:吃寒食(蔬菜、水果、鱼、鸭)出汗(吃盐,比如喝汤)

冷:吃热食(羊、牛肉)

饮食的群体差异

老人注意营养和消化、咀嚼的平衡:在粥里面加入很多料、把肉炖烂、加餐

高血压:不吃咸菜面条,不喝汤

脑力劳动者:少碳水(多粗粮)、吃丰富早餐、补充磷脂(肝脏、大豆、坚果、芝麻、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A(肝脏、油+胡萝卜)

生病的时候,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从产生疾病的原因上面考虑,对症饮食

上皮组织

外衣和瓷砖,皮肤和管道内外,起到隔离器官、分泌排泄的作用

细胞更新换代快,修复容易受损,轻则炎症、重则肿瘤(80%以上肿瘤发生地)

细胞结构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维生素A(来源是胡萝卜、绿叶蔬菜、动物肝脏和蛋黄,同时需要油脂做媒介)

血液

血液正常工作流程:吸收的能量物质,通过肝脏合成转化成需要的营养素(晚上肝脏的酶最活跃),并由肝脏通过低密度脂蛋白运送到身体各处的细胞,多余的营养素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运回肝脏

血栓: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被单核细胞吞噬变成巨噬细胞,移动到内皮细胞下面被分解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后堵塞血管

甲状腺

通过激素控制大脑的兴奋程度(大脑工作动力),和人体的新陈代谢

正常情况,由食物中的碘和氨基酸合成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饮食营养素摄入不足,TRH(粗假装激素释放激素)增多,TSH(促甲状腺激素)进而增多,从而让甲状腺释放更多T3和T4,恶性星环后,在正常或者走低的T3和T4水平下,过高的TRH和TSH导致结节和甲状腺水平低下——反应迟钝、水肿、皮肤干燥、体温低

治疗:不要依赖碘盐,只吃碘盐是不够的,多吃海产品,虽然紫菜含碘多,但烹饪食用过程会造成碘的流失,不用担心甲亢

修复速度低于损伤速度,会出现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会发展到胃癌

浅表性胃炎:吃热食引起的,烫到舌头和喉管有感觉,但是烫到胃自己是不知道的

一方面是补充胃粘膜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如果维生素A不够,会不停复制错误细胞,可能导致肿瘤)

另一方面是考虑到病人的消化能力,把一天三顿的量拆成六顿,避免一次性吃太多;把食物做成容易消化的餐食

吸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带纤毛的细胞能够排出分泌物,吸烟会伤害纤毛细胞,让病原菌更好地进入气管和肺,引发肺炎和气管炎

方法:通过补充足量的营养素,加快纤毛细胞的修复速度,维生素A+磷脂、蛋白质、胆固醇

结缔组织

钢筋水泥,起连接作用,骨头和纤维、肌腱、血液和脂肪细胞

结缔纤维分三种:网状、弹力和胶原纤维(胶原蛋白)

结缔基质:蛋白质+多糖。碳水转成多糖需要酶,酶的成分也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存留体内,所以很容易缺乏

胶原蛋白:人体中的胶原蛋白主要是动物蛋白质合成的,而不是直接补充胶原蛋白来的,胶原蛋白是非必需氨基酸,如果体内蛋白质缺乏,人体会优先必要组织使用氨基酸,反应到外表上就是胶原蛋白缺乏,比如皮肤粗糙和毛发干燥,如果这时候疯狂做面膜让皮肤变好,反而看不出体内蛋白质的匮乏,更加危险

维生素C——和氨基酸合成,以及稳定胶原蛋白。VC不足,胶原蛋白破坏,毛细血管内皮裂缝增大,出血

肌肉组织

收缩功能,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主要在管道,胃肠道消化道生殖道),收缩相关的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

肌肉也是细胞组织,靠的是蛋白质、磷脂、胆固醇以及矿物质(钙镁钾钠)

便秘也可能是蛋白质不足引起的

钙离子:关联神经信号和肌肉收缩,缺钙会痉挛,反应到不同身体部位,呼吸道-哮喘、血管-血压高、子宫-痛经、膀胱-尿频

铁离子:在肌肉中传递氧,氧不足,功能不足(红肉和猪肝)

神经组织

遍布全身,大脑-司令,外周神经-传话员

中枢神经需要持续稳定的葡萄糖供应

神经元细胞需要:蛋白质、磷脂(占比更高)、胆固醇 + 胆碱(肝脏、蛋黄、红肉、奶制品)维生素B族、E + 矿物质锌碘 + Omega-3

大脑的营养素缺乏,影响思维,可能出现痴呆、抑郁、焦虑、失眠

抑郁:可能是缺乏血清素5-羟色胺(影响认知功能,比如记忆力和情绪)

主要由色氨酸转化,是必需氨基酸。主要来自动物,豆类中有少量,主食和蔬菜中没有

还需要Omega-3、镁(粗粮绿叶菜海产品动物内脏)、锌

周围神经炎:细胞内养分不足的时候,保重弃轻的结果,表现为肢体发麻和反映迟钝

登录以加入对话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