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阿拉伯的劳伦斯

简介:影片长度为四个小时,描述的是真实人物——一个英国贵族的私生子,受过良好教育,前往埃及情报部门工作,如何以一己之力,搅动中东战局的传奇经历。故事背景是一战时期,阿拉伯民族还是土耳其帝国统治下的无数个野蛮部落,土耳其是德国的盟友,而英国为了控制苏伊士运河急需谋求一个和阿拉伯合作的机会,从而达到肢解土耳其的目的。Lawrence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临危受命,前往沙漠中去和费舍尔王子进行会谈,凭借个人魅力和对阿拉伯民族的认同, 得到了阿拉伯人的信任,在他的带领下,分裂的部落暂时团结到一起,穿越沙漠,攻破了大马士革,给了土耳其一击。

解读这个电影有很多的角度,而且每个角度都有极其丰富的资料和影片。这部60年代的史诗巨作,花费了当时的巨资,历时五年,不仅在当时创造了很多的影坛成就,也深刻印象了后世的作品,是很多故事的原型,我能看出来的就有沙丘、星战、阿凡达....说到部族分裂团结分裂,有它的影子;说到征服恐惧、踏上未知之旅,有他;说到异族来的英雄/拯救者,有它。某种程度来说,它已经是一个电影艺术之外的文化符号,谈到中东问题的时候、谈到国际局势的时候,它可以作为褒义、贬义、中性的专有名词进行运用。

但是驱动我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不是上面提到的任何理由,我是出于灵性和混沌学的喜好看的。偶然的一天,我看到N的微博里面多次出现了这部电影,彼时她在研究混沌学,其中有一个论述多次举例阿拉伯的劳伦斯,她对此产生了兴趣。面对似懂非懂的学问,我也马上联想到了《异形:普罗米修斯》,里面在漫长的星际飞行中,仿生人大卫反复观看和模仿的就是Lawrence,这种隐喻和相似性,也提起了我去看一下的兴趣,于是在GTD的行动准则下,我马上点开了这部电影,在间断两次后,最终还是在一天内看完了。

在上述的观影理由影响下,我看电影的时候,想的自然不是中东局势和观察分辨原型,而是灵性里面的一些概念,以及n提到的一些混沌学的观点。

混沌学

顺势而为,Lawrence不是生而为英雄,在命和运之前的是势,他是一个大体上能顺应时势的人,因而他能够大体上把握住命运的机会。

阿拉伯人需要这么一个外族人。当时的阿拉伯还没有发现石油变成今日的大户,距离上个荣光的阿拉伯帝国时代已经千年,留给他们的只有广阔却一毛不拔的沙漠,为了一口水井的归属就能斗个你死我活,他们清楚地知道欧洲来的白人认为他们贫穷落后野蛮无知,他们的首领想要改变,费舍尔王子是一个狡猾的老年政客,阿里是一个年轻有野心愿意学习的新领袖,奥达是贪婪的部族首领,他们需要一个外族的力量来调停,把所有人聚拢在一起。

阿拉伯人需要一个不那么“阳刚偏执”的英国军人,在Lawrence之前,驻扎在当地的英国军官是当时典型的英国军人,挑不出什么过错,但是显然难以融入阿拉伯人的群体里面,他有当时日不落帝国典型的傲慢。而Lawrence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私生子,疑似同性恋,私人生活情感中受到的冷遇,让他在与外界交往的时候不会把自己放得很高,无论是对阿拉伯向导和小仆人,都尽量平等和温和,而且言行一致,从送小礼物和带他们到英国人的酒吧可以看出。总而言之,Lawrence是一个能够满足阿拉伯人自尊心的一个完美选择。

时势就像浪潮,Lawrence在起浪的时候完美地站在了浪上,在浪来临的时候,他无往不利,拥有了很多神迹一般的成就,比如反复穿越沙漠,能够毫发无损地在烈日下带回掉队的成员。

在浪潮的高峰上,人们精神会达到极度亢奋,甚至会把势当做自己的个人奋斗、天赋的结果,甚至认为自己才是那个神,在电影的后期,Lawrence带领阿拉伯人抢劫土耳其人的火车,手臂被打了一枪却丝毫感受不到痛苦,在攻击一个土耳其部落的时候,曾经会抗拒杀人的Lawrence亢奋地高喊“杀光他们”,涂满了厚厚眼影的Lawrence眼神痴迷而狂热。

人和物都是混沌的一部分,是无法控制和抵抗混沌的,但人的一生往往都是在企图延长和抵抗混沌。Lawrence几次毫无选择的痛苦决定,都是在顺应混沌。为了两个部族的继续合作,他要杀掉自己辛苦救回来的手下,为了不让自己仆人落到土耳其人手里变成可以随意虐待的俘虏,他必须自己亲手开枪结果了他,如果他不这么做,就是在抵抗混沌。

波峰之后,皆是下落,但刚刚还在高峰上的人往往很难接受这种转变,大摇大摆走在土耳其人地盘上的Lawrence,洋洋自得地对ali说,只要我不想他们发现,他们就发现不了我。此时Lawrence还认为自己是那个在向波峰前进的自己,高喊Nothing is written,事实就会如他所愿。他错了,是混沌在安排万事万物的发展,不是他在安排。于是,我们看到他被土耳其士兵带走,险些被土耳其军官强奸,被暴打一顿后扔到肮脏的污水中。

被暴打的经历,也许让Lawrence认清了一切,他辞别了阿拉伯人,回到了开罗做他的军官,接受了英国军队的嘉奖,从志向远大的狂热理想主义分子,退守到了一个安分守己的正常军官,正如费舍尔王子在占领大马士革后和英国政客谈判时说的那样——年轻人热血,发动战争后,接下来是老人做到谈判桌上分割成果。

波峰和波谷说的是宏观的局势和群体的命运,对于个体来说,只要顺应这个势,无论在波峰还是在波谷,都可以过得足够好,Lawrence在波峰的时候是奇迹之人、是英雄、是摩西在世,在波谷的时候他是和平大使、是外交家、是出色军人。(根据真实史料,在巴黎和会的时候,Lawrence通过个人的努力,让阿拉伯的首领成功参会,英国方面同意为了完成阿拉伯方面的承诺而努力)

**一点个人感受

照猫画虎地解析了一番后,对混沌学还是似懂非懂,而且这些似懂非懂的部分还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混沌难以描述,如果认为是世界万物运行的初始力量,那就是类似于道家所说的道一样的东西,人类不是万物的主宰,事物的发展既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人的意志决定的,是混沌或者说是道的力量在推动一切的运作,既是运作的力量,也是运作的规律。

混沌推动发展的过程,不是平铺直叙的,就像潮汐一样,有涨有落,占卜和算卦的作用是去显化这种混沌,让局中人——混沌中的一部分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自己即将做的决定是在顺应混沌还是在抵抗混沌,抵抗多半是无效和徒劳的。

看清混沌即开悟 = 悟道者

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做抵抗混沌/违背规律的事情,换言之,有为即用个人意志去抵抗时代的洪流,试图去延长或者抵抗混沌。从这个角度看,认为沉迷于命理学会丢失个人努力的说法,是一种误解。

登录以加入对话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