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微博还天天骂CDC不负责任,现在看起来确实还是需要同行衬托,无症状传染性低,也不可能让医院所有员工天天测,继续上班就继续上班了,阳性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可以正常上班这真的是很可怕………
退热贴能不能退热
吐槽:看到时间线上推荐囤退热贴的转发,因为我这个象号简介又没写什么credential,怕说了没人信,就搜了怡和的科普贴过去了,原博先说小林制药不含添加剂,也不是中药,又说这个是育儿博主,本来不想回了但是感觉不回有点不礼貌,就回了原文写的是“有些退热贴”含添加剂不是所有,原博是儿科医生,小林制药有很多知名骗人产品还有一款专门为中国游客设计的清肺汤主打防雾霾。然后原博回复,不知道我来这里刚什么,全文说的都是对儿童没用,这个医生一直贬低其他儿科医生,让我别回了,我当然没回,我直接拉黑了原博。
但是还是想说一下人身攻击是逻辑谬误,虽然我诉诸权威和你说了作者是医生也是在回应你说这只是育儿博主写的不可信,你既然说小林制药可信我就给你举了它不可信的例子,如果你看了文章,对小孩没用的原因是降温面积太小,那对成人脑门/全身体表面积更低,就更没用了。
我在你下面留言不是为了杠,我tm忙的一匹哪有那闲心,我是怕你误导别人囤那些没用的。
下面是我当时贴的链接,愿意看就看看,愿意信就信,觉得有用就去买没人拦你。
https://mp.weixin.qq.com/s/_0OrBenXH0gMpACJyAGf4g
法学院最后一年在clinic里接触到一个概念我觉得还蛮有启发性的分享给大家,就是教授给大家分组安排客户之前先让大家做了“学习模式”的小调查,看每个人对于长文字阅读、直观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和实践探索边做边学四种学习途径的偏好,那之前我从没思考过这回事,做了小调查才意识到,我是极端偏好长文字阅读学习的人,多长的文字我都能迅速吸纳,而听觉和视觉都很不喜欢,所以从来无法接受有声书或者podcast,完全是几秒钟就走神的程度,同时也讨厌可视化的什么flowchart这种东西,期末复习好多人喜欢画思维导图,我看了就头大根本无法理解那个图什么意思。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就会有新的关于自己和他人认知方式的perspective!
这次疫情消息散乱后才发现,微博除了那些"知名大v"以外还有一批所谓的"本地大v",这帮人天天上蹿下跳的,在微博划线范围内扮演各种角色,然后再发类似于上帝之鹰的那种螃蟹全母的按条收费广告,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锅喃,为啥我知道,除了他们自己迫不及待的要表明性别,还有就是自述嫖娼史刚好被我记得,这帮人没一个有公共卫生或者医学相关知识,更加不可能反对ccp,甚至随时可以收费五毛搞反转舆论工作哈哈。
阿司匹林42195米
2022-12-04 https://weibo.com/6335428789/MhZ0MlgEZ
评饶毅工号和金冬雁的争论
看热闹不嫌事大,看了饶毅工号对金冬雁的质疑,以及金教授的回复,谈一谈感想。
首先,双方摆事实讲道理是一件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情,不辩不明嘛。
其次,我想就双方争论的三点提一下。
一是以后的流行株会不会毒性更大。
金教授以前说得比较肯定,致病性会越来越低,福奇医生也这么说过,我理解他们说的是在人类有了免疫力的基础上,大趋势是病毒的致病性相对而言越来越低。以前金教授措辞可能有不够严谨的地方。
饶文则举动物试验的例子说明BA.4/5可能致病性更强,然后没证据地猜测“XBC等Delta/Omicron重组毒株可能致病性更强”。看来作者不知道世卫专家组最近发了两次声明,说没有发现奥密克戎各变异株的致病性有明显区别。
二是后遗症/长新冠。
饶文引用的是美国老兵和老鼠的试验,这俩一个是老白男群体,一个是动物细胞水平的基础研究,都不是讨论长新冠最好的证据。
长新冠的各国流行病学研究很多,最新最全面的分析是世卫专家组十月份在JAMA上发的论文,但是饶文作者显然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让人感觉很可能作者的主要信息来源是中文媒体。
三,饶文还提到了“Paxlovid复阳,不宜神话其效果”。
这也是普通人常见的误解。复阳并不影响这个药的预期效果,即大幅度减少高危病人住院死亡的风险。而且Paxlovid是目前人类最好的抗新冠口服药,因此对于中国目前的疫情,几乎所有专家都提出给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和提供Paxlovid这类高效抗病毒药是最重要的应对方法。
最后,我看了金教授的回应文章,才知道饶文不是饶教授自己写的,是个匿名作者,估计饶教授是赞同这些观点才发在自己的工号里。两个人打擂台,一个在明里,一个在暗里。
当我看到饶文竟然指责香港老人疫苗接种率低可能是金教授言论导致时有点吃惊,这是观点不是事实,科学讨论怎么变成给个人加罪了?
从匿名和指责这两件事我就觉得饶文在道义上已经输了。
相反,金教授回应时,都是举的数据,没有情绪化指责对方。
总的感觉金教授的确是新冠病毒的专家,但可能有时候话说得比较满。
饶文作者如他们自己说的是“生命科学一线的研究者”,就是做基础生物研究工作的,对新冠病毒学和流行病学可能没有一直关注。
——+——+——+——+——
不明白播客EP-017
金冬雁:新冠清零还会持续多久?
https://alive.bar/@betterquote/109022431377543116
张鸣
2011-11-7 https://weibo.com/1707683373/xwo6KiQqk
大领导出面,表扬和批评几个微博人物,被表扬的有司马南和方舟子,说他们为党分忧。被批评的就暂时不提了吧。
伊朗取消道德警察了?头巾监控40年纪录
孙宇凡 社会学理论大缸 2022-12-05
https://mp.weixin.qq.com/s/eAvdSeur8iu_q4sR_DkKMw
你可能不知道,不戴头巾,会遭鞭刑、罚款甚至监禁。但是,在这些判决之前,典型的逮捕操作和警告是这样的:
在德黑兰, 没按规定戴头巾的女性会被移交到“反社会腐化局”(the Bureau against Social Corruption)。在那里,这些女性会被拍照,个人信息会被存档。同时,她们还被要求填写有关个人心理健康的表格,再等待家人送来合适的衣服。在离开“反社会腐化局”之前,这些女性必须用剪刀亲手剪掉自己之前穿的、不合规定的“坏衣服”。如果被捕女性在此过程中反抗或者是频繁触犯规定,将会被当局提起法律诉讼。
围绕伊朗“头巾治理”,我也梳理了年表见下:
你会看到几点——
1. 头巾议题,也是空间正义议题。
2. 头巾议题,涉及到将“公共空间男性化”。
3. 头巾议题,不仅是物理空间问题,也是网络空间问题。
4. 头巾议题,伴随着国家对社会的数字监控化。
5. 头巾议题,一直有抗议,并不是突发的。
1979年:伊朗革命胜利
1980 年 6 月 22 日:就有胜利一年后,出台规定妇女如不戴头巾,则禁止进入政府和公共服务大楼。
1980年9月:伊朗入侵伊拉克,打了8年的“两伊战争”。在战争面前,虽然有抗议人士提出头巾议题,但都被边缘化了。
1983 年:伊朗议会批准伊斯兰惩罚法(the Islamic Punitive Law),规定在所有公共场所不戴头巾都是违法行为,要处以 74 下鞭刑(后在1997年改为 10-60 天监禁或罚款)
1993年:解散“革命委员会”。该委员会原本负责在街头巡逻检查妇女的头巾情况。此权力随即转交给警察部队。
2005年:伊朗成立了指导巡逻队(Gasht-e Ershad),即新闻上所说的“道德警察”。道德警察除了检查公园、街道和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也检查大学、医院、购物中心等室内情况。
2009年:由于当时的总统选举有争议,激起了民众反抗,所以当局开始广泛采用了监控摄像头,安装在大学等机构。同时,街道上的交通监控摄像头也普及化。
2014年:记者Masih Alinejad 在Facebook 上发布了一张照片,是关于她在伦敦街头自由奔跑。结果,这一照片引来了伊朗境内很多女性的评论和羡慕。于是,她在Facebook上创办了公共平台:“我的秘密自由”,分享更多女性自由的纪录。目前,Alinejad在Instagram上的粉丝也有863万之多。
2015年:尽管警察声称只有在司法要求的情况下才会访问上述监控和交通摄像头,但是却有曝光消息称,这些交通摄像纪录的内容都会被交给负责处理国安问题的警察部队。
2016年:,一群匿名的社会活动家在“推“上创建了帐号Gershad。这也是一个地图共享APP,允许用户在地图上标记道德警察的巡逻位置,避免被警察看到和起诉。
2017年3月:上述的“我的秘密自由”平台,再发起了“白色星期三”(White Wednesday)活动,在Instagram上,让大家在星期三分享自己身着白色的照片,发起抵抗运动。
2017 年 6 月:规定进一步延伸。凡是驾驶时未充分遮盖头发的女性,也会受到法律起诉,并且汽车将被没收
2017 年 12 月:伊朗网络上传出消息:控制女性的头巾,也成为街道交通摄像头监控内容之一,但是交警部门称此是谣言——尽管没戴头巾的罚款和没收汽车做法越来越普遍。
2020年:警察部门开始推广面部识别技术,并和违反交通规则的监控结合起来。但是,参与这项技术的软件公司APASAI指出,对于不戴头巾的识别技术更困难,所以开始引入了大量的人工标记,让软件了解什么是“不合适的衣服”。
——+——+——+——+——
伊朗的道德警察是否被废除?
中东流浪站 2022-12-05
https://mp.weixin.qq.com/s/cIRKdcyacgaNuaQ_sJ0k_g
——+——+——+——+——
澎湃明查|负责规范当地居民着装的伊朗道德警察已经被废除?误导
2022-12-06 明查员 陶亚迪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03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