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k11二楼租金加杂费一个月两万多,在武汉算是目前比较高档的商场,反正有电梯,相比负一楼和一楼,二楼位置还算不错,除了这家培训机构还有一家书店咖啡店,和总不见几个吃客的休闲吧等等,这家培训机构算人多的了,孩子在里面上课家长就在门口守着,有些人吃饭也是自带,并不去商场消费,看到有人交了一万的学费,收入应该还可以啊,教幼儿美术的老师工资也不算高,所以为什么跑路?而且跑路多的机构一般是培训和美容类。。。
干旱之后才想到原来当初淹水的湿地公园里水塘边的树被淹死是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会在明显的洼地种那种树?为什么不种水杉或者池杉?该公园里别处也有这两种树。其实就算是柳树或者槐树也不一定淹死,江滩公园低地这种汛期经验丰富的地方多见这两种。
网友:星河公园花了钱,投了资。。。枯萎的草+零星的树。。。长了草定期给搞秃,树又没几颗长不成森林。。。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文件要求绿化工程单方造价不超过500元。。。
经过这个夏天的旱情我发现本地植物抗旱之王还是构树,而且繁殖不需要人类管,公园里能自发生长的野草也不需要人类浇水,造价可以降的更低而且品种丰富好看,移植的银杏树紫叶李等等很脆弱,又是浇水又是营养液还是半死不活。
不过么,人类又需要造"园林",又需要省钱,在矛盾的两极中工作并捞钱的常态化管理模式应该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