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他娘的今天才知道躯体化。。我还以为大家都这样呢,我特么就没把自己的病当回事看。。。这么一看我还真得赶快回家去看了。。然后吃点药。。

@Alsyzr 是的,我觉得让大家清楚的了解到历史的真相,远比糊弄甚至掩盖要好很多。掩盖起来的东西经过发酵,太多人会被误导了。。甚至还会被一些不怀好意的势力利用呃。。。

其实我不懂的是,为什么文革和64如此敏感甚至你在内地基本搜索不到什么……以史为鉴这四个字难道是笑话吗

热风 转嘟

已入冬 许多神经敏感的友邻无论睡眠或情绪都开始出现波动及产生躯体症状 如头痛 厌食 暴食 失眠 记忆力下降 四肢疼痛等 在此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希望对有需要的友邻有所帮助:
1.补充维D(安全剂量:每日400 IU 原因:冬季光照时长变短 会对情绪睡眠有所影响 而光照是维D主要来源)
2.褪黑素(提高睡眠质量 但不要长期服用)
注:以上均为非处方药物
3.补充蛋白质 适当增加体重(冬季温度较低 合理增加脂肪含量有利于能量储存)
4.黑巧克力对情绪调整很有效
5.睡前泡澡或泡脚 避免明亮光线 可做冥想或静修(此处推荐APP:Endel)
6.散步(环境安宁植被丰富最佳 不需剧烈运动)
7.社交(非功能性社交 而是见信任的朋友 沟通交流)
8.学习(读书 阅读 写作对平静内心有所帮助)
9.保持床品干爽洁净(冬天易潮湿 注意床品晾晒)
10.注意咖啡因酒精摄入量

热风 转嘟

墙内“知名反贼”邓艾艾还没有因性骚扰事件失去“公众地位”的时候,有人发出感叹,好像书写关于中国大地上的苦难的作者,都是接近邓艾这种出身的,来自小地方,历尽千辛万苦才获得高等教育获得知识,没有丧失良知的小镇做题家。但他们主要谈的不是这个,而是困惑于来自大城市的、更有可能谈论中国困境的一批人,为什么没有出现,没有写点什么。

最近突然频繁想起,内心隐隐有了答案,所谓来自“大城市”其实是指拥有更好的资源,这些人当中聪明的都太过于聪明了,他们可以选的也有很多,出国的出国,学金融学一切赚钱的东西,学艺术学一切自由的东西,当然会朝着最好的地方走,而这个地方显然不会在中国。留下来当然会聪明地闭上嘴,清楚地知道自己得到的一切是因为出身,不会像小镇做题家一样,以为冲破了一层,就还有其他层可以冲破。

我在微博上看到很多人,他们彬彬有礼,也有良知,没做过什么错事,住很温暖的房子,穿很好的靴子和大衣,谈论它们的做工和设计,偶尔也对政治发表看法,谈论俄罗斯艺术,谈论战争和女人。生活里的一切痛苦是抽象的,是偶然的尴尬。只有像马泮艳这样的女人,自己痛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还在不停地睁开眼睛看、不停地转发别人的苦难。

等地火奔突在腐朽的荒野,将文字熔炼成复仇的铁,去割开与旧时代的诀别

真的好烦小组里不停push我的人啊,你自己definition都没有搞懂,就开始给我指手画脚,然后说我应该做哪部分,可是我回头一看教材,您说的根本也不对啊兄弟,能不能别丢人现眼了,一直说开会开会。怎么,你微信打字解决不了是吗,我把我的疑问打在群里了,却也没有一个人能解答,那你开会是干嘛啊,而且会两三天一开,你恶不恶心?能不能别犯贱了啊。别把你在公司实习那一套带到学校中来OK?

文学也许可以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但它的目的却绝不在此。说到底,它应该是予人以繁多的审美体验与快感,一部分作品在此过程中会唤回还未泯灭太多的人性,越是黑暗越是冷硬的,有时就越是在唤起人们的同理心……有些牺牲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它是必然的就无动于衷,否则除却死亡或不幸轮到自己头上时,大部分人都是看客的心理。如此下去,由于冷漠造成的牺牲将会更多,而牺牲得频繁也会使得冷漠的人越来越见怪不怪,从而越来越冷漠,这不是恶性循环吗?
但是唤起良知与同情心、让人心的温度日渐升高、传播一些观念什么的,说到底我认为都是文学附加的功能,而它最根本的,依然是给人审美体验与快感。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