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我还是坚持并且忠诚地认为我的oc太妓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女性主义oc。并且她所遭受的谩骂和网络暴力也是这一点的简介证明。不懂太妓的人根本不懂儒家文化下女性的生存状况,也根本不懂女性主义。能听懂这个故事的人寥寥无几。

@lola
顺便提一句,《金瓶梅》未删减本在从前的你国,是类似于外国电影一样,只有某些级别以上的人才可以看到的。

我每次看人说想过善良的生活

我的态度是,你是要对弱势者善良,还是对你根本无法战胜的人善良,对那些掠夺和欺侮你的人善良

后者离善良差得远呢

在极权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学和女权都变得非常奇怪,两者结合,发展出了一种很诡异的审美,对所有女性文学形象进行排挤和绞杀,最终定义可能是想要一个“社会主义好妈咪”,即所谓的“大女主“、“大母神”。不符合要求的,就被打为“厌女”、“媚男”。口口声声为弱者着想,但不允许弱者存在,为弱者指明的方向只有“变强”。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被我吃掉的小鱼可怜,吃鱼的我,也可怜。不论是谁都值得怜悯,如此而已。我倒不是很想要老婆,但我渴望,身边有种让我怜爱的东西。每当怀着这个念头,看到小鱼,不知怎的,悲戚的心也会跟着停住。​”

我现在真的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我没办法看进去理论性书籍了 无论是庄子评选还是哲学相关甚至是精神分析相关,我现在看到这些都会头疼,感觉是一种早期看太多的反胃。但还好,现在可以看进去王小波,看进去老妓抄。只是左人的抬杠心一直孜孜不倦跃跃欲试,在每一行男人女人的阅读之中跳出来大喊撕碎撕碎。我的确是年轻得很,我年轻气盛心浮气躁,我连书都读不进去,读进去之后也会加工成自己的理解。我想,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我要尝试不带脑子地去读书,少搞点文学批评,不然真的到最后看了还不如没看。

于阗采花/唐・李白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ASD生存指南 (接上)

1. 如果一个人刚认识不久(半年以内)就让你有「包容一下」「让着TA点吧」的感受,请立刻停止包容并拔腿就跑。

2. **切勿**合理化对方的任何请求/要求。

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那也得是关系好的人,比如多年好友互相包容一下彼此的臭毛病。刚认识不久就让你觉得自己需要包容一下对方的,都是烂人和隐形烂人。

想象:TA年纪大了/年纪还小,我就让着点吧。
实际:年纪小是欠管教,年纪大还不会做人就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

想象:TA是少数群体,我就让着点吧。
实际:照顾少数群体不代表要牺牲自己正当的权利,更不代表自己需要百依百顺。

想象:TA的性格感觉跟我家小猫小狗也差不多,我就让着点吧。
实际:TA不是猫狗而是人!!!

- - -

据我观察,ASD大多会被烂人麻烦到忍无可忍才爆发,或者因为害怕冲突而在沉默中灭亡,一边默不作声离开一边上网疯狂吐槽,一边反刍自己为什么很傻很天真还不长记性,总把所有人当作好人。

最初ASD可能觉得让一下对方也没什么,后来对方怎么就蹬鼻子上脸了呢?因为**刚开始**对方就**不应该**那样巨婴地等着并不熟悉的人来“包容”自己!

换个角度想:如果你明知自己有些小毛病小怪癖可能给别人造成困扰,还会好意思让不熟的人包容你吗?人家跟你又不熟,凭什么包容?一般人装也要先装半年吧,等装不下去再摊牌吧。

只有自恋的人才会让不熟的人包容自己。而自恋的人就像无底洞,谁包容谁倒霉。

- - -

举例:

之前租房遇到了人模人样的屌房东,刚开始他的奇怪条款是不让租客用洗衣机。我寻思可能老头洁癖,或者他有什么皮肤病,反正跟他共用洗衣机我还膈应呢。后来他有点吹毛求疵,我想他年纪大了让着他点也没事。开关冰箱微波炉都要求轻手轻脚,我当他是HSP了。灶台每次用完都要擦干净,我当他洁癖了。做饭煮东西要我先大火后小火而非一直小火,我当他年纪大了爱当爹……

直到他毁约不让我用厨房还要把我赶出去我才意识到他是个想100%掌控自己房子但又抠又贪婪还想把房间租出去赚钱的烂人。不得不说我神经实在太大条了,到最后报警解决了问题。警察大哥问我为什么不用洗衣机洗衣服而要用盆泡着衣服手洗,当屌房东回答说他不让用洗衣机,我看到警察大哥满脸写着「这人有病」,才意识到房东是有病。

ASD对人类多样性接受度太高有时真的会害了自己。所以,现在离开马上停止包容!

显示全部对话

戾气。 

人在不安全感和陌生带来的恐惧感的双重侵袭下很容易做出坏事,我也是这样。我发现自己每次都会在“有长期关系发展可能的“陌生人面前表现得特别友好或者特别疏离,就像蹩脚的刚进入这个行业的话剧演员。当然这个奇怪情绪的来源可以归类于CPTSD,但我之前总结问题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我现在更想做的事情是改变,即觉知到自己的情绪然后慢慢地改变。
但是就在刚才素不相识网友对我的恶言相加还是让我红温了破防了!虽然最后把对面骂得b飞奶炸但还是很生气很生气。我不喜欢互联网骂人!输赢都不喜欢!我没办法理解为什么会有网友和我素不相识就要来骂我!感觉互联网修行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真的很不喜欢自己骂人的样子和自己破防的样子。我真的生气起来身体感觉很不好。

算了不生气了,不生气了不生气了哄哄自己 没事没事。

世界就是由无数的偏见构成的,我也就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种,要是能讲得十全十美,我就不用在这里发 SNS,而是去写哲学了,一条观点备注十几二十种前提,避免谬误出现,但就算是哲学都还有不同派别呢。

你可以觉得我说的不对,你有你的经验,但是别直接跟我吵,我对我的经验也有信仰,不会被轻易说服。我唯一的退让就是,我相信这些经验都是分别存在的,不需要彼此倾轧。

八嘎多邻国 

多邻国!!!!邪恶的绿色猫头鹰!小心眼的羽类!狡猾的狡猾的大眼睛小鼻屎!!!!你为什么在早上送我双倍!!!!
你这样子搞得我感觉自己自然醒是很亏的一件事,但是又做不到早早起所以每次看到紫色药水都会很愧疚。而且为什么安卓平板不能分屏啊老铁!我服了!可不可以就是说调整一下 我可以晚上刷一个小时但是早上别送紫色药水折磨我。

微博这条“上班才是最大的消费主义陷阱”( weibo.com/1688795851/Ov9CeCJ5r )里说观察到上班时候不但消费更多还没时间看书、运动、创作……感觉跟David Graeber的“越努力上班,地球毁灭越快”( bgme.me/@phyllisluna/113017339 )和Fab Socialism聊资本主义通过恶劣的工作创造了更多消费需求的‘一羊N吃+循环吃’(
bgme.me/@phyllisluna/110851531 )联动了。更早的时候鲍曼和其他人就注意到了现代“工作”成为了一种道德/virtue而非有益于工作者本人的身心:通过“不劳而获”、“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德羞辱(以及将“劳动”定义为最狭义的工资劳动,排除大量的domestic labour和caring)让人们鄙视领取社会福利的人、对于universal basic income这种要求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movement产生抵触,哪怕从狭隘的经济和环境角度上“算账”大量人不快乐地从事大量狗屁工作好让自己“配得上”那份收入所造成的浪费和伤害比直接发放UBI要大得多。后者的真正“问题”是没有了资本主义可以从中榨取高额利润的机会。工作的人和所谓的产值、效率、GDP等等并不naturally是利益共同体,恰恰相反,后者常常建立在对前者的剥夺上(“human resource”和“人矿”literally描述了这种extraction)。

用AI画了安徒生的《四季的故事》中的一段,混搭印象派和浪漫主义,又有点像更古老的勃鲁盖尔。明天可以试试拉斐尔前派以及米勒的风格。
叶君健先生的译文可真美——
许多日子过去了,许多星期过去了,收获人的明晃晃的镰刀在麦田里发着光;苹果树枝结着红而带黄的果实,弯下来了。蛇麻一丛一丛地低垂着,发出甜美的香气。榛子林下悬着一串一串的硬壳果。一个男子和女子—“夏天”和他安静的妻子——在这儿休息着。
“多么丰富啊!”她说,“周围是一种丰饶的景象,使人觉得温暖和舒适。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渴望安静和休息——我不知道怎样把这感觉表达出来。现在大家又在田里工作了。人们总想获得更多、更多的东西。看吧,鹳鸟成群地来了,遥遥地在犁头后面跟着。那是把我们从空中送来的埃及的鸟儿啊!你记得当我们是一对小孩的时候,我们怎样来到这北方的国度吗?我们带来花儿、愉快的阳光和树林的绿色外衣。风儿对树林非常粗暴。那些树像南方的树一样,变成了黑色和棕色;可是它们没有像那些树一样,结出金黄的果实!”“你想看到黄金的果实吗?”“夏天”说,“那么请你欣赏吧。”

远处一个小孩持续尖叫,听上去是个小小孩。年轻的同事开玩笑说kid , don't need to remind me not having kid. 想到贵国一帮人貌似特别讲理的人说不是烦小孩哭叫,是烦家长不管。bullshit。就没人能忍小小孩尖叫,包括家长。新手父母第一挑战,stop the baby screaming。有时候立竿见影,有时候根本没办法,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办。就没有不想办法的,你的耳朵神经是耳朵神经,家长的耳朵神经跟你们一样,没人受得了。所以,虐待幼儿的案例,一大半是家长错误的阻止幼儿哭叫。
孩子大点,唯一进步是父母基本知道是立竿见影档还是束手无策档,把常规手段都使使,主打一个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管他。他闹不闹,真不是父母可以控制的。
再大点到撒泼阶段,唯一手段就是不理他,任何哄或者管的企图都是在鼓励他的撒泼行为。
加拿大小孩闹,群众烦不烦?烦得要命。别管孩子多大,群众不吭声,没人人觉得父母不管,该死。因为 you don't know what's going on with the kid.并不是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都是可以看出来的。一般设定是父母有尽力,但是,就是有无能为力的时候。走开,戴上耳机,特别热心的过去问问能不能帮忙,或者安慰一下父母。
贵国跟加拿大,有个最最基础的区别。加拿大从人好的方面看待一件事,贵国从人的恶劣方面看待一件事,他也没办法,和他就是故意的。不同的是,在加拿大“他就是故意的”到一定程度,会有警察来收拾他。所以,你且认为他也是没办法好了。

妈的刚说完刷小红书看到个男的在玩具视频下面评论说谁要给买,我草我他妈是上辈子操了煞笔的妈吗我这辈子出门除了踩狗屎就是和他爹街头ganggang

我很少这么说-因为觉得这么说太过谄媚,但我真的蛮喜欢毛象,至少现在的毛象我没遇到什么怪人,也没遇到戾气很重的在简中我称之为傻逼的网友。我能够和人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不会觉得对面会突然发起攻击,也不会觉得自己的礼貌用语有些令人恶心的做作。因为这里大家皆是如此……推是不行了,推现在也难免有人亮着大旗来当共产主义红小将感化我这张臭嘴。 :cat_tea1:
现在看来我其实真的对我的环境要求不多,干净,没广告,大家礼貌点。因为之前被人气势汹汹网暴,所以现在更无所谓有没有人听我说话这句话了。偶尔觉得太孤僻就去board挑几个人帮一些麻烦的忙。这种消极生活的姿态正是我抵抗精致利己时代神经症的秘诀。
我希望简中网所有被我骂和骂过我的傻逼这辈子到死都不会获得如此自由。

@RXY 我一度把不同app上我的不同社交状态称呼为赛博风水对人的影响。刷抖音微博十几分钟整个人就想骂人,刷会qq空间就会对同龄人感到绝望,刷这些app我就会跟着大数据人云亦云得恨人,也只有在毛象这我才能感觉到我有细声细气说话的自由。想来的确简中克我。 :0b21:

忘了之前在哪里看到的这个情绪细分表,感觉可能是毛象,反正可以说是令我恍然大悟,一直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有一股无法排遣的inner rage,直到看到这个表上这么多我生活中最常出现的那些有各种不同名字的感受几乎归根结底都是anger的一种,从irritated到suspicious,从embarrassed到resentful,甚至连自作聪明阴阳怪气的sarcasm也不例外,终于彻底看清自己还真就是被inner rage驱动的人,虽然知道了以后angry程度继续有增无减,但至少可以有自知之明地angry了 :parrot58:

显示更早内容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