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天杀的,“胖猫事件”造成90多吨食物被浪费。

更天杀的是,卫生巾和纸尿裤原料是从垃圾里捡的。

………………太极品了,以至于我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形容了,时代周刊错过大新闻。
1. 毛去世的时候全美国的记者只有一位就职于时代杂志的哥们当时在PRC境内,跟着美国的时任防长在西藏访问,毛去世的消息一出来他们就飞到北京预备参加葬礼。
2. 哥们在葬礼现场看见四人帮成员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于是唰唰把此事写进报道(很有政治敏锐性),分析说他觉得这四个人是迫不及待想要完全夺权了。
3. 写完发电报回美国国内给时代杂志,结果编辑把关于四人帮会不会完全夺权的分析全给删了没登。但是电报是通过中国的中央电报局发出去的,毫无隐私可言,全文当然当天就放到CCP官员的桌上了。CCP官员看完当然大怒。
4. 但是CCP官员以为防长可以管记者的笔/打字机写什么(spoiler alert:管不了),把防长叫去很生气地抱怨了一通,防长be like这我没法管记者写什么啊,算了我帮你跟他说一下吧。回来就找了记者哥们说哎这样……哎你这个报道这么写我也很难办…………
5. 记者哥们后来还在气时代杂志把他关于四人帮的分析给删了,因为我们知道四人帮1976年10月就倒台了,毛死了都没满一个月……

显示全部对话

唐突怀旧,我在贴吧看过“哥权美”的原帖连载。原文写得很小白,底下回复也是一片“lz加油”“想看后文”之类的萌萌人氛围,没有雷文吐槽没有粉黑公嬷拆逆混战更没有挂人开盒。由于情节文笔都非常稚嫩(弟弟喜欢哥哥于是穿了女装借故接近),当时也就很快地一眼扫过,无非感到些荒诞的喜感。甚至数年后有段性转三国的剪辑大火,里边章子怡cos孙权,张敏cos孙策,我和朋友还开玩笑说“这下真的哥权美了”。我对早年互联网社区没什么滤镜,“哥权美”倒算是全无阴霾的轻快记忆。在我看来小女生写的同人最多是搞笑,某些男作家笔下某某帝国、某某大帝之流便是恶心了。但如今“哥权美”已成为雷文代表梗被挂在嘴边动辄群嘲,后者却前赴后继有人吹捧,网友德性可见一般。

行路难三首/唐・李白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我完全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开始新的亲密关系 因为对我来说 我无论进行多少场新的社交 本质都是在重演我和我妈的相处模式 这让我感到恐惧和厌恶

每天只开放 3 个小时的社交媒体 | seven39

别的社交媒体恨不得用户每天花 25 个小时在上面, 这个社交媒体别具一格, 每天只开放 3 个小时, 从晚上 7:39 到 10: 39 , 其他时间不能登陆.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它认为: 只有当我们都在线的时候, 社交媒体才更好玩.

需要说明的是, 这个时间以 EST (美东) 时间为准, 和北京时间相差 12 个小时 (夏令时)

地址: seven39.com/

#1link1day

看到这条微博就想推给tl上所有在找工的朋友:
你不需要成为最成功的印度人,每天做3-5个小时普通印度人就好

不是都说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娱乐吗?事实上,哪有这么多时间用来娱乐啊!不用吃饭洗澡,洗碗洗衣服,扫地拖地收拾家里,购物收快递扔垃圾,发呆冥想开小差的吗,我哪里有时间娱乐,我已经在克扣睡眠时间了,我建议以后推广五小时工作制

😅 反正我不会觉得15-21岁是女人最好的年纪,按照个人经验不如说是更容易被性侵犯觊觎的年纪吧,这个傻屌世界的强奸文化还会教育你说女人过了某个年纪人生就结束了,男的看不上了(然而其实每个年纪都有男的觊觎,因为他们贱),试图让女的把被性侵/性骚扰和受欢迎/有价值联系在一起,搞笑大世界

#SilverEssay

之前看到“这恐惧竟该死的甜美”小组有个帖子说:自己老家是山东东营,那是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地方,当年那里有个旅游宣传标语就是“黄河入海,我们回家”,这在本地人看来美丽又亲切的话,后续却导致了很多外地人专门到那里寻短见,甚至最后不得不改掉。
这还真是恐怖又甜蜜的想法,我小时候也对“走入大海”有一种情结。
因为我不是想死,我只是想回家,如果人间的家庭和家乡我无法回去,那么我想走进大海,回到地球的子宫。

拥有这种欲望并不奇怪,加缪把是否选择结束生命的课题叫做唯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而拉康也认为对“从不存在”的渴望是人类最基本的幻想(fantasme fondamental)之一,而这种幻想所渴望的本质并不是死,或者弗洛伊德所谓的死亡驱力(Death drive, todestrieb),而是“主体存在的消失”(effacement du sujet)。

“Walking into the ocean”在英语中也是对“死亡”的一种雅称,把“死亡”或说生命终结与“大海”这一生命之源结合起来,在人类文明中似乎很常见。
“河川的源流、大海的尽头、生死的界限”,根国,黄泉,冥滩,忘川,任何一个名字都行,有时我想要走入大海。只是想要追根溯源,游到那里,回到出生之前,回到从不存在。

哪有那么多恋童癖,不过就是很多男的喜欢欺负弱小靠凌虐别人产生爽感罢了。我前闺蜜母亲在我们那里大专教书,15年左右听说教育局一个什么领导因为嫖宿幼女下马了。当时中国还有嫖宿幼女这么个罪呢,说明他侵犯的女孩没有一个满14周岁的。而且这个下马的老头子孙女都跟我一样大了,情妇好几个,搞小孩子只是为了伺候自己膨胀的权力欲而已。更离谱的是就这么一个破地方小官,下马还不是因为侵犯儿童,而是政治斗争被人拿这个当把柄。而当地教育系统这种老头子多了去了,真,小学就是他们后宫。
不是我说,现在很多人觉得好变态的BDSM活动在不久前的历史上都是常规操作。什么丈夫体罚妻子,丈夫打妻子的屁股,现在sm用的那些打人的家伙事儿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家常使用的,都不是现场发明哦。而且就拿美国来说,在几十年前不管是社会文化还是法律政治都认为女性等同于小孩,应该受丈夫的管束和管教,女人也是人在还是非常novel的新思想呢。毕竟一直到1974年美国才允许女性独立开银行账户,1974年哦,好多象友应该已经存在了吧。
not that我为恋童癖们辩护,但是要是男的喜欢凌辱控制个弱小来让自己鸡儿硬起来就都是恋童癖了那恕我直言整个异性恋文化从古至今就是一巨型恋童癖教科书。

有些惊讶真的有人以为李汀的痛苦崩溃仅仅是因为“不能接受前夫再生育”。 

让她崩溃的其实是王志安明明比任何其他人都清楚她在原生家庭遭受过怎样的严重创伤,毫无疑问她对王志安的信任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够与自己共情。她从未真正意识到,王其实隐瞒了自己多么彻底地无意与她继续维持家人关系,仍然通过王的各种暗示和行动,相信“他是为不牵连我们才坚持离婚”“我们还是亲如一家人”。她从未真正意识到,离婚不是为了撇清关系保护她和孩子,就如她从未意识到来日本是为了从她手里把孩子夺走(在国内王不可能把孩子抢到自己手中)……
在过去至少十个月里,王志安偷偷与新女友在一起、并让新女友怀孕,这不只是王在瞒着她,而是他们共同社交圈所有知情人其实都在帮王骗她、瞒住她,而她呢,依然毫无知觉地继续为王做事、保持着对他“斗士”伟大牺牲的配合,一次次努力说服自己不计较他的冷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王和他朋友眼中显得像个傻子…
直到新女友即将生育,瞒不住了,王才突然让她和孩子知道,又强迫孩子接受(必须一起去吃饭),大有要把孩子抢到自己新家中的意思,全然不顾孩子的意愿……
是这一切,才彻底让她意识到了自己早已被毫不留情地抛弃。而且王说过,他亲妈就是抑郁症,他当然非常清楚这样做会让重度抑郁、再无其他收入来源的前妻遭受堪称致命的毁灭级伤害,但他还是这么做了,而且还是有计划的用了至少十个月预谋了这件事。
这完全摧毁了李汀对王志安“正直”“诚实”人格的信心,等于彻底否定了她过去那么多年爱他、忍受他,为共同理想支持他做的一切妥协和自我牺牲——尤其是她非常清楚自己有怎样的才能,王也很清楚。
她能不崩溃吗?能不说这是要把她逼死吗?正常人遇到都会有不想活了的想法吧?更何况王还要想办法把她送去精神病院强制治疗呢!
王但凡有点底线,跟她先说明白自己重新开始新感情了,然后分给她应得的财产,确保她可以带着孩子好好生活,同时努力支持她做自己的事业,是不是完全可以不让她如此痛苦?但是没有,他那样就无法夺走孩子、“惩罚”发疯的前妻了。
所以,李汀能不崩溃吗?

“阁楼上的疯女人”也很准确。被隐婚,被断掉了社交媒体和熟人圈子,从自己原来生活的国家到了甚至不会当地语言的国家,所有婚姻问题被归为女方的原生家庭和精神疾病,被藏到看不见的地方,但并没有从男的生活里消失。

"穷则董志民,达则王志安"其实是很准确的。只是在这个“高端”的事件里,困在一个气象学博士、百万大v身上的铁链是看不见的。但精神内核却还是如出一辙。

唉我真的是 最近打算重新看福柯和社会学书籍了 只能说庄子的熵值太高脑子真的需要休息的时间

笑死我了王志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北京警察证明自己没有家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一个博主吐槽,加缪的书总共才几百页,翻译者写的序却有好几十页。
很明显的自我意识过剩,评论区还在为其开脱,说他翻译水平很高,序文写了很多,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完全不对,读者不需要去引导,去教,每个人都能从原文中读到不一样的东西。

这什么东西,好笑到让我甚至忘记了焦虑……美国党中央国务院啊,你就在机关喉舌上写这种东西???The fake news losers??? :0190:

显示更早内容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