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 

突然悟到逍遥游的一些东西 比如说开篇即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所谓鲲在海里就已经很自由轻盈 然而这种自由轻盈是有所待者也 也就是所谓的小知 同燕雀一样毫无区别 这之后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说的便是在这种所待者也得情况下鲲成为鹏 抛弃在水中的无氧气的自由转而开始追求一种天上青气的自由,也就是所谓的要求南溟的自由。而南溟是传说中的天池 也就是所谓的雅典学院稷上学宫 或者为仁法道梵之所谓的人此生的至高追求的真理居所。去南溟的鹏将遭到燕雀的嘲笑 她们已经不是鱼儿游弋在水中 她们也有自己的能耐可以抢榆枋而止,但是她们却对现状感到满足,故而当不知几千里的鹏飞过燕雀的头顶的时候,她们嘲笑说彼且奚适也。所谓的飞行能力不就是追求飞到榆枋,这样的话还要靠运气,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那么去南边九万里要干什么。她们无法理解鹏对南溟的追求 也无法相信南溟的存在,所以对她们来说南溟不过是一个空洞的童话。总之鹏还在向南迁徙。
也就是说 逍遥游说的并不是鱼变成鸟的故事,而是沉重的鱼在蒙昧状态下从海中脱生,从而选择沉重地成为鹏,但即使如此成为鹏的她也面对着成为燕雀的危机,满足于榆枋的处境而不再有更高的追求 然而鹏没有这么做 她选择继续往南走 听闻南溟的传说 心生向往 而后再去南方。她面对嘲笑 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野马也尘埃也 见识了世界的广博与渺小,最后选择落在地面上 正如同这只鱼最开始生活在海中,迁徙后依旧选择天池居住。他保存着自己的本真坚持着自己的本性 选择天池湖泊 到故事最后依旧选择天池安放自己九万里曾扶摇而上的身躯。真正的燕雀其实并不是他们在乎的 也不是他们要关注的事情 她们眼里只有那一瞬的怒而飞。这就是为什么逍遥游在第一章。鹏的故事之后成为寓言的铺垫 于是庄子开始说宋荣子 列子 等等 最后说到了至人。这其实是打破了第四面墙 庄子这个人是很喜欢讲寓言故事的 他从打比方扯到了人的真实追求 甚至将这些人的名字也列出来 就差说这些寓言是人生指导书籍了 其实是在阴阳怪气人了 宋人作为被阴阳的对象 本质是因为他们有大聪明君主 而宋人漆园吏庄子在这过程中不得不用隐晦的语言去映射乃至阴阳怪气,所以逍遥游作为最透彻最明显的影射代表的是一种从水到地再到空 也就是从前俄狄浦斯期到俄狄浦斯期再到超我发展期的阶段 在这之后庄子将鹏这个象征符号提出放置在真实世界里 于是就如同他喜欢的庄周梦蝶的把戏一样。在创作中作者打破了真实和虚幻的边界 从虚构性创作单枪直入到非虚构性文学 人与文学人物 实在与象征符号达成了短暂的接触。无论这种接触是作者擅自动用权力的一厢情愿还是天真的幻想 但都是其个人期望的真诚表达:庄子希望他的书 逍遥游第一篇除去能传达他的精神外 还能作为本书的阅读指导 他希望读者能在阅读这些动物和人的寓言故事中看到本身的倒影 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幸福的钥匙

登录以加入对话
茶码

茶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