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个人经验总结了一下,也算是自己的复盘(提醒大家实践才是第一步哦):
一:生活习惯(自律,自然)
1:睡觉(第一大补),一定要睡够
(现在看到的赶紧准备睡觉👿👿👿)
2:少刷手机,少看无意义的信息(看完以后什么都回想不起来那种,无形中消磨你的精力)
3:适当运动,每天做一点力量训练(硬件这一块)
4:做事专一(专心)
不拖延
5:亲近大自然,比如晨起晒太阳
6:保持自身周围环境整洁
二:饮食
1:吃得好(干净简单,搭配均匀),控制油盐摄入(本人亲自经历,吃多了真的会觉得没力气)
2:多喝水,补足水分。
3:少喝咖啡,提神是一时,实则身体透支
三:社交
1:远离负面环境
2:每天花一点时间独处,安静下来
3:学会拒绝不重要的事,会少很多麻烦
4:有选择地社交,保持一定距离
5:保持一点神秘(保持自我)
6:不和消耗你的人纠缠,不费力维持不必要的关系
四:心态
1:自信和爱,相信自己,被爱和爱
2:不要困在恐惧和愧疚里(停止内耗!)
3:不和消耗你的人纠缠
4:情绪来临,先深呼吸
5:乐观一点,主动微笑,可以唤醒身体
(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因为乐观的人能发现好运,也会吸引好运)
6:给自己多一点期待,活得有目标感
7:学会表达感恩(会表达感恩的也能获得能量)
8:不抱怨,面对不好的事情,你首先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9:不要活在别人眼里,你才是自己世界的主角!
▷自我批判的尝试
悲观主义一定是衰退、堕落、失败的标志,疲惫而羸弱的本能的标志吗?——在印度人那里,显然还有在我们“现代”人和欧洲人这里,它确实是的。可有一种强者的悲观主义?一种出于幸福,出于过度的健康,出于生存的充实,而对于生存中艰难、恐怖、邪恶、可疑事物的理智的偏爱?也许竟有一种因过于充实而生的痛苦?一种目光炯炯但求一试的勇敢,渴求可怕事物犹如渴求敌手,渴求像样的敌手,以便考验一下自己的力量,领教一下什么叫“害怕”?在希腊最美好、最强大、最勇敢的时代,悲剧神话意味着什么?伟大的酒神现象意味着什么?悲剧是从中诞生的吗?另一方面,悲剧毁灭于道德的苏格拉底主义、辩证法、理论家的自满和乐观吗?——怎么,这苏格拉底主义不会是衰退、疲惫、疾病以及本能错乱解体的征象吗?后期希腊精神的“希腊的乐天”不会只是一种回光返照吗?反悲观主义的伊壁鸠鲁意志不会只是一种受苦人的谨慎吗?甚至科学,我们的科学——是的,全部科学,作为生命的象征来看,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全部科学向何处去,更糟的是,从何而来?怎么,科学精神也许只是对悲观主义的一种惧怕和逃避?对真理的一种巧妙的防卫?用道德术语说,是类似于怯懦和虚伪的东西?用非道德术语说,是一种机灵?哦,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莫非这便是你的秘密?哦,神秘的冷嘲者,莫非这便是你的——冷嘲?
台风天
曾经写过一篇以海里城为名的小说,我记得当时我有如下描述:海水倒灌城市,一切的光景有如末日。那时,我常年居住的城市总是一成不变,没有什么大风浪,即便是暴雨时节,也仅仅是下雨,不会有多么剧烈的狂风骤雨(因处于深山之中,又是地势较为高的上游,因此不懂得什么是涝灾,也对“风”的摧毁力无甚感知。)
23年夏季,听说有台风来,但在将来之前似乎转向去了别处,也对这类特殊的自然天气没什么感觉。全当是一种“大自然开的小玩笑”。但很快,2024年的时候,我算是完全领略了台风的威力。也有些奇怪于自己奇妙的运气,据说是十年难遇的超大型台风,偏偏让我给赶上。风眼从城市上方路过,缓慢袭来的诡异风雨(用诡异形容,是因为不同于四川总是固定方向与脾气的风和雨,台风天的风和雨完全不讲道理,四处横穿,随意改变风向。)如同巨人的尸体一点点躺倒在瘦弱不堪、老旧破小的城市建筑群之间。而那时的我在停电的寝室,孤身一人,只能用唯一亮着光的手机屏幕接收群发的消息,宿管和老师说,有些宿舍的门与窗被吹破,需要及时转移到安全的空房间去。那种完全“未知”的恐惧,永远不知道下一间被摧毁的寝室房门是不是自己的,那种……随机感,可能是最要命部分。我承认我确实感觉到了恐慌。
有些人说,喜欢极端天气,因为极端天气往往意味着“现时生活”的暂停,日常的规则被短暂地打破,可能暂时无法从一个地点前往另一个地点,或是上课的日程被推迟、取消;或是本应确定无疑的计划被改写、搁置。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小小违背”似乎确实能让人稍微喘一口气,重新记起人类本身是宇宙与大地的产物,本不属于任何“规则建制”的风景一环。是那样的极端天气令人类能够再次感知到这一点。
当然,前提是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若即若离地与危险保持距离,才会有这样的“反而是喜欢”的感觉,若是真的完全处于灾难之中,我相信没人会真的喜欢吧(想象一下房间进水,或是窗户被吹破,不得不放弃一直以来极为熟悉的居所)。
最近,很少能抽出时间写日记。因为我完全沉浸于同爱人相处的时间。
在过去,我一直无法权衡自身的独占欲,应该把它放在何等位置?若是通常来讲,我会下意识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特质(因此需要被克服),若是任其滋长,便不能称之为成熟,这是一种自我规训。 但很不幸,当时我并未意识到问题所在,而近日,我对这个问题看的更清晰了。为何?大概是因为我明白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一直以来,我并不会真的因为强迫对方做“我想要做的事”而感到舒服或是觉得安心,比如,若无法容忍爱人和其他人哪怕是朋友过于亲近,压力到了极点我会不顾一切希望自己的爱人删除、隔绝那些人。这样确实暂时解决了问题,但很糟糕。真的很糟糕。我自己也不好受。但是,当我遇见一个人,这个人无需我去要求什么,自己就会做“认为应该做的事”,类似于主动去隔绝与他人可能暧昧的接触,百分之百(绝对的)专注于所爱之人。 我意识到我真正想要的是这样的感觉,并非是由我来强迫,或是要求,而是对方自己“发自内想要那么做”。然后,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也会很自然地做到“公平”,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我在这样的关系里找到平静。
发自内心地迷恋上这种感觉。这并非是一种“不够成熟”的心态……而相反,我相信我们都已足够“成熟”,并非以玩笑的心态去对待情感。
以及……在今日的台风天,整个中午、下午,我都度过了一个非常难忘的……与恋人共处的时光。我想,在我困倦到极点的时候,一切的感受都如同被突兀地、成倍地放大,也因此,往往是在意识最薄弱之时说出的话语,最直击人心……最难以忘怀。我想我不会忘记今天,伴随着台风天,所领受的特殊经历。我只希望我还能拥有无数个如同今日的每一日。
之前,单纯地“希望十年维持独身、自省”的愿望,已然被改写。我希望十年之后,我也能拥有无数个如同今日、往日、每一日一般的体验。极为平淡,也极为深刻,如同一瓶被放置多年的酒,在很久之后被打开,依然烈性如旧,依然拥有着强烈的……滋味。
所有令我捐了、令我渴求的一切,我已然身处其中了。我深深地爱着。
——2025年.10月5日晚11点36分.
气死我了
爷 tm 真的很想把家里的这个狗逼电视换掉了,放个本地dlna都要先播广告,之前实在受不了,在路由器上把电视机访问公网的权限干掉,它居然什么都放不出来了!用个kodi它不香吗,天天被广告洗脑真的是
关键就是 电视是我爹买的……今天看到 v 站上有人吐槽说国产的某投影机本地播放电影都要校验,不知道是drm还是联网取元数据,尼玛的,再这样的下去,爷就把家里的电脑手机弄成全内网的,尼玛的和银行一样,没有连接公网权限的机器
实在受不了了操,不管是国产和国外互联网环境真的越来越差,国产的就是各种爹味,啥都要管,国外的就是各种喂屎。想正常用个传统的电脑,也不说别的啥,起码得能自己自由写个软件装上去用吧,尼玛的跟日了洛天依一样,管控这管控那
二十年后我们的后代是不是用个 linux 发行版都要忍受广告,写个软件还要卡各种应用商店,各种正常功能都要拿公私钥锁锁锁起,打各种申请,看个本地视频都要实名验证,那到时候这手机电脑不用也罢,全都回退去听广播,看书看报,用棒棒机,扔掉电脑,扔掉各种通用的计算设备!!!
实话全去听广播看书看报挺好的,就只要假装今年是 2005 年,不是 2025 年就行了。
做游戏
各种垃圾游戏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周期,用自己的销量卖力地告诉大家,写游戏一定不能一上来就对着电脑开始写软件,写剧情一定要有大纲,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不能为了做游戏这个过程本身来做游戏,游戏要讲故事,讲制作者内心想讲的,所有的技术、建模、动效、演出、业务逻辑、关卡、处理管线都是为了讲好这个故事。
一个为人类唱赞歌的宏大故事;
一个借他国文化蓝本写本国文化精神的故事;
一个旧瓶装新酒,老狗学得新把戏的故事;
一个普通人能在剧情中找到自己的故事;
一个让人重温经历,爱而不得却能获得温暖和力量的故事;
一个支持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故事;
……
游戏的制作者,其实不是在做游戏,从更广义的角度讲他是在“构化世界”。
要以他一人之力构化一个理想世界,考虑到世界本身的复杂性,在实现精度、表现形式、叙事手法等等上必然有相对应的考量——米哈游能做出这么大规模的游戏,能做出这么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剧情,也不是一下就完成的。可能考虑到他自身的技术水平、实际需要等等因素后,做出来的产物最终并不是一个游戏。一定不要觉得要做出自己脑海中的世界只有做游戏这一个选项。思路一定要打开。番改漫、书改番、番改游戏,这些都是大众文化形式之间互相转换的常见操作。
说到底,这些艺术形式,都是表现创作者所思所想的工具,外壳。开发者一定要从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上跳脱开,这不是拿着游戏引擎在里面加插件就解决的。
有志于做游戏的,先从写小说开始。这种内容形式需要的技术力最低,花费的有形成本最小,也最考验他自身的功力。它最适合创作者排除干扰,排除各种花里胡哨的工具对他的影响,开始创作。
而且这种形式最为灵活,写不了长篇可以先写中篇、短篇;小说题材不适合你可以改为其他文体;可以写成短文构成的设定集、POV;可以写成同人文,日记等等。
在做的过程中,时不时问自己:
- 我要讲什么故事,有没有故事大纲?
- 塑造的角色够不够生动,自己喜不喜欢?
- 剧情自己觉不觉得脚趾抠地?
- 剧情的框架是否落入了某种思维定式?
- 我实际写的是否和原来的大纲偏离了?
- 语言是否反映角色的性格特点,有没有交叉使用各种角度表现角色?
- 是否参考了世界设定的原型,寻找并且研究了相关的资料,学习了经典著作?
- 剧情的结尾如何安排,如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总之就是,自己能不能先过了自己这关。
当然,要是实在写不长,可以在脑中构想出设定的基础上,先写游戏中道具技能的描述和名称、武器故事、大世界阅读物、风格文本、角色的介绍、背景资料、语音台词、技能名称和内容,这些都可以着手开始写,任选一个方面开始都没有问题。把它们的语言风格统一,世界观和主线剧情确定好,慢慢往里加血肉。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键是刚开始一定要注重最小场景,用纸笔,用脑内构想,用简单的编辑软件,用简单的老电脑,把各种酷炫的念头从脑海中抛开,但是很不幸,有些自己声称所谓“有梦想”的“独立制作人”,并不懂得这简单的道理。
今日网页,OPPO ColorOS 短信漏洞,攻击者无需权限无需用户交互即可获取用户手机中的短信
此事重点在于,漏洞发现者向 OPPO SRC 私下通过多种渠道多次报告该漏洞,后者没有任何反应,发现者遂公开该漏洞。
Twelve great reasons to attend #FSF40, for yourself or for someone you know: https://u.fsf.org/48u #FSF #FreeSoftware
温柔的三色大花狗,伯恩山真的太可爱啦!伯医生,你得救救我呀!
https://weibo.com/1774662372/Q4yIZmlNx
Source: https://weibo.com/1774662372
很高兴认识你,这里是潮汐信标(tidalbeacon)!
这个名字是来自一本网络小说,在小说里,潮汐信标是一名科学家,以冷静、理性为性格特点。我很喜欢这个人物,也很喜欢这个名字,所以取来作为自己的网名。
喜欢猫猫狗狗,喜欢哲学和思考,喜欢一切有意义的事情。自由软件支持者,共产主义者。
不定期冒泡。